朱巷镇位于长丰县中北部,是原朱巷区委、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由原朱巷镇和柘塘乡合并而成。镇域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4.3万,集镇建成区2.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拥有耕地面积6.12万亩,辖9个村,4个社区。
区位优势明显
朱巷镇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南距省会合肥市52公里,北距县城20公里,距华东能源城市淮南市40公里,历来有“南府北炉通朱巷”的美誉。镇内交通便捷,淮南铁路、合水公路纵贯南北,长白公路、朱张公路、朱义公路横跨东西,向东15公里到达合徐高速九梓入口,向南32公里到达合六叶高速双墩入口,向西10公里到达206国道,25公里到达合淮阜高速罗塘入口,40分钟可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生态环境优越
朱巷镇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评为全国林业百佳乡镇、全国森林城镇、安徽省生态乡镇。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森林面积达8700亩,共有天欣园林、森港园林、老虎冲林场、羊荒林场、山丰水果五大园林;水利条件优越,共有永丰水库、黄花山水库等中小型水库13座;土地资源丰富,种植业、养殖业兴旺,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草莓、白桃、龙虾等。
近年来,朱巷镇坚持党建引领,抢抓机遇,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全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提高为企服务水平。努力提升服务效能,了解企业发展急难愁盼的问题和诉求,寻求解决路径,切实为立华畜禽、丰润食品、金太阳能源、兴丰建设、恩达建筑等企业纾困解忧,努力提升服务效能。二是打造安心发展环境。推进信访法制化建设,践行“枫桥经验”和“六尺巷工作法”,注重发挥“善治长丰”和“共享法庭”等平台作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职责,保障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打造群众和企业满意的生活生产环境。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以陈庄村、朱巷社区、庞孤堆社区为重心,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促进草莓、蔬菜、水果、瓜蒌和稻虾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色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增收的大产业,为下塘汽车城做好充足的果蔬、稻虾米等农产品供应。二是工业生产稳步提升。依托立华畜禽和丰润食品等农业加工企业,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地区稻虾养殖产业和谷物种植产业链式发展。三是农旅融合深入推进。扶持安徽民川农业等农文旅公司做大做强,推进民川农业陈庄项目基地的澳洲淡水龙虾、有机虾稻米等品牌的产学研基地建设,打造千亩绿色养殖和果蔬种植基地。
聚焦新能源汽车城发展需求,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项目招引。利用好朱巷镇标准化厂房以及废弃学校等资源要素,招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为下塘汽车产业做好配套和服务。二是打造特色文旅品牌。面向合肥市周边游和下塘产业工人休闲娱乐需求,继续对接省市体育部门,争取省市体育部门共建的青少年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尽快落地。利用“全国十杰武校”合肥北少林武校品牌资源和庞孤堆社区210亩建设用地资源,谋划编报室内冰雪项目,填补省内在类似项目上的空白。充分利用2100亩国营羊荒林场内的45亩坑塘水面资源,招引汽车露营项目。三是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围绕老淮南线(集镇)+高铁沿线片区内的古洛河、炮楼等文化资源,结合梁山、油坊等4个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及“三高一场”整治,继续跟进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第六设计院,统筹打造文旅项目基础设施,整合盘活现有旅游资源。利用融资项目资金,继续推进梁圩村、东许村、羊荒村62000平方米安置点项目建设,打造宜居乡村。利用专项债项目资金做好冷链物流产业园和陈庄展陈中心共计1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