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点。南临浍河,北、东、西3面是平原。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约1400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是安徽省目前已知占地规模最大的先秦古城址。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使用了“临涣古城遗址”名称,认为是汉-元代。郦道元《水经注》“淮水”记载:“汉(涣)水又东南迳费亭南-涣水又东迳铚县故城南,昔吴广之起兵也,使葛婴下之-涣水又东迳蕲县故城南。”说明汉代铚县位置是
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文昌宫和镇东6公里的小李庄。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0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1948年底,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发生的变化,0中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在淮海地区发起一次战役,以歼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决定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组成总前委,-任书记,统一领导中原、华东野战军。总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张公店迁至临涣文昌宫,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订了战役的作战方案。战役期间,总前委又于11月23日从文昌宫迁至小李庄,指挥作战。至1949年元旦前后,再次迁往河南商邱南张菜园,先后历时近50昼夜。临涣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春
临涣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行政村淮海路北侧的西尚寺遗址上,年代为194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北市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天主教活动旧址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行政村文昌宫南100米,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北市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山西会馆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行政村文昌街东侧粮站院内,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北市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香山庙位于濉溪县临涣镇沈圩村张后庄肖淮路北侧,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北市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袁氏宅院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中学内,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北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南阁街古建位于濉溪县临涣镇南阁街22-32号,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北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陈楼陈家老屋位于濉溪县临涣镇徐庙陈楼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北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蹇叔墓位于濉溪县临涣镇周庄村,年代为秦。类别为古墓葬。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星台遗址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文化遗址。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晋亨墓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古城南,年代为元代。类别为古墓葬。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沃孜1、2、3号墓位于濉溪县临涣镇李沃孜村,年代为汉代。类别为古墓葬。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务平故居位于濉溪县临涣镇朱小楼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涣城隍庙位于濉溪县临涣镇临涣村,年代为清代。为淮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