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王乡地处六安市裕安区东北角,是四县(区)六乡镇交界的重镇,距六安城27.8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东与金安区的淠东乡、马头镇、寿县的太平乡隔淠河相望;南与顺河镇相连;西与丁集镇、固镇镇、霍邱县花园镇相接,北与霍邱县彭塔镇接壤,现辖有17个村,128个村民小组。悠悠洲河水,奔流不息,滋养着总面积96平方公里的乡域;巍巍大别山,英烈辈出,孕育着5.3万多人的优秀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进程中,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高位推动跨越发展,乡人大、政协发挥优势,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始终坚持“党建强乡、生态立乡、活力兴乡”的战略部署,朝着建设“三个单王”的目标,凝心聚力奋进在推进富民强乡的新征途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全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屡次获得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表彰,群众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双双得到跃升。
单王乡素有“鸡叫听三县”之称,相传在元朝以前有一单姓商人见此地水陆交通发达且有码头,经营盐业生意逐渐扩大成集市,始称“单家埠”,1938年,国民党政府将单家埠与王楼保合并为一体设单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别设立单王乡人民政府、郭店乡人民政府、张家湾乡人民政府。1958年秋实现人民公社化,乡社合一,单王乡、张湾乡划入大同人民公社,郭店乡划入丁集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为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1969年又将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与顺河公社合并为跃进公社1971年——1972年相继恢复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时,公社改乡,大队改为村,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相应改为单王乡、郭店乡、张湾乡。1992年撤区并乡将张湾、郭店、单王三乡合并为现在的单王乡。单王岗川秀丽,位于大别山至沿淮平原之间,因而有岗、湾、畈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貌。乡境东邻老淠河,沿河岸边以湾、畈为主,西方全是丘陵地区,主要以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打瓜等农作物;沿淠河岸边主产大棚蔬菜以及杨树和桑树。淠河里的黄、黑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料,而且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党建领航 建设“和谐单王”
单王乡党委政府以时不我待、责无旁贷的姿态,坚定决心狠抓基层党建,组织和带领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和引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方式,浓厚法治文化氛围,积极投身脱贫摘帽这场硬仗,计生、殡改等昔日的“老大难”工作摆脱了窘境;2021年17个村(居)党组织和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更是在裕安区率先平稳完成,党风纯、政风清、民风诚日渐成为共识共为,确立起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风向标。
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第一追求,姶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坚持聚力党建引领,切实筑年基层党建基础;坚持聚力政治建设,不断现固意识形态阵地;坚持聚力和谐稳定,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聚力强军目标,全面提升党管武装质量;坚持聚力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这些都全面夯实了党建促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乡先后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在集中教育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进入21世纪、先后带领广大干群战胜了2003年的“非典”疫情、2016年的抗洪救灾、2019年的特大旱灾、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及百年一遇的特大内涝,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初心使命。
发展转型 建设“生态单王”
单王乡岗川秀丽,位于大别山至沿淮平原之间,岗、湾、畈曲折生姿的自然风貌并存,乡境东临老淠河,以湾、畈区为主,西方全是是丘陵地区。为走出一条符合单王乡实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转型发展,坚持以土为本、以绿为魂,念好“水字经”、做好“土文章”,加快农业大乡向生态强乡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本者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调整种植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通过引导农村集体土地合理、有序地流转,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全乡境内几千亩连片的黄桃、冬枣、金丝黄菊等初见规模,“锦绣黄桃等农产品纷纷在省农博会上斩获金奖,在街道、张祠、福和3个村各培育兴建了1个生态家庭农场,在西部岗区荒坡地成功引资新建正大安徽卜蜂种猪养殖场亿元跨国企业投产。
随着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深入推进,单王乡大力实施生态林业项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算好水土流失、人地矛盾、经济收入、生态效益“四笔账”,围绕主干道路两旁栽种了近百公里的绿化苗木,打造以六单路、胡鲜路为重点的绿色长廊,着力推动双桠、张祠、王拐等村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013 年、2014 年分别承办了区、市造林整地工作现场会;单王乡还积极践行“河长制”,压实青山绿水的保护责任,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民生优先建设 “幸福单王”
结合乡情村况,秉承“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单王乡坚决推进和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犯。打卡发放惠农资金按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严格财经纪律:建设类的民生项目集中财力保障顺利实施,严格质量监管,东湾敬老院、太平敬老院的有效托管彰显人性化关怀。从“新农保”到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广泛普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也在逐年攀升,优服务、惠民生的过程中先后获评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档案室”等殊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个贫困村实现出列、五个“双基”薄弱村得到提升改造,近5000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6%。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单王乡采取整合项目、融合资金的方式建设新家园、打造新环境,先后建成了街道、张祠、双桠、张集、郭店、梁泊等六个省级美丽乡村点。在单王街道新建了全乡首个“人民公园”,这些都扮美扮靓了乡村颜值。
单王乡是全市榜上有名的“路梢子、渠底子、水尾子”,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乡党委、政府积极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打造兴乡 “交通圈”上谋全盘、在修建富民的“小水利”上见真章。近年来,主动作为,先后修建成总长百余公里的“组组通”水泥公路网,并与2012年完成六单路(新安大桥至单王乡)、2013 年完成丁单路(丁集镇至单王乡)及2014 年完成胡鲜路(福和至郑台)的县乡道升级改造,特别是 2020年开始建设的 S325 省道极大的方便了淠河两岸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和拉动了辐射发展。2012年起,单王乡严要求、紧督促全面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高标准实施了六大项、一百多小项的水利兴修项目,包括白土岗南支、北支,双桠支渠大口三大支渠清淤,整修和新建各型渠道,扩挖千余口万方以上的当家塘等,获评六安市 “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境内单王街道、郭店两处公交车枢纽首末站建成发车,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持续发力安全饮水问题,全乡基本实现了供水入户,提升了群众宜居宜业的环境。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单王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科学指引,全面落实区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紧盯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同心同德、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大力推动绿色振兴赶超发展。
一年来,我们紧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凝心聚力提质增效。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全年财政收入4101.9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万元、非税收入4.2万元。财政支出4101.90万元;专项资金收入1892.05万元, 专项资金支出2176.21万元。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投资1842万元的汤楼粮食加工厂和1290万元的前楼村育秧中心即将完工,为下一步全乡粮食丰产稳产奠定基础;投资407万元的单王乡蔬菜分拣中心,投资743万元的单王乡现代农业蔬菜示范产业园和投资1360万元的S325延伸至蔬菜大棚基地道路修建,将为单王乡蔬菜规模化销售再上新台阶;投资1151万元的瓜蒌加工基地有序建设,进一步提升“瓜蒌之乡”的核心地位;投资510万元的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将扮靓集镇区域整体形象面貌。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领导干部包保企业40余家,开展企业座谈会2次,走访企业共计500余次,发放政策宣传手册50余本,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30余个,企业问卷调查满意度100%。召开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春节座谈会,提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归属感,考察企业15家,接待考察客商50多批次,获得招商线索9条。四是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本年度以来开展各项安全检查40余次,排查大小安全隐患200余处。其中重点节假日,对辖区30多家中低风险工贸企业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九小场所”大检查和电动车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共摸排109家,排查整改隐患数51处;有序对辖区燃气站,各类餐饮场所的燃气使用情况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治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