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抗捐暴-动-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1932年春二十九路军入闽之后,福建的各小军阀顾虑自己早晚会被挤出所占据的地盘,便加紧对当地民众的剥削,-捐是苛捐杂税中最大宗的一项。1932年全省-捐派额为1200余万元,莆田、仙游两县为360万元,占全省30%。-捐的苛勒使农民不堪承受,小规模的抗捐暴-动-在莆仙各地时有发生。其中东沙人民举行的抗捐暴-动-,因遭到省防军第三旅旅长何显祖的武力镇压而酿成惨案。1932年2月,何显祖要东沙村缴纳烟苗捐42000元,可一直延到8月初还不肯缴纳。何显祖见东沙群众竟敢抗不遵命,赫然大怒,于8月17日呈请福建省政府主席方声涛批准,悍然派江湘营进驻东沙东邻的西厝、东蔡等村,并限“即缴清,否则剿
莆田党团联席会议会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西厝村东洋自然村。1934年“闽变”失败后,国民党南京政府派陈仪担任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入闽主政后,除加强宪兵统治外,还独创了“保警合一”的治安建制,成立省保安处,以强化对各地的统治。省保安处强化“后防”统治的同时,驻榕宪兵四团则利用“自新自首”政策,极力破坏和瓦解城市地下党组织。同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被敌破获,市委书记陈之枢等人被捕叛变,出卖革命同志,很快莆田中心县委、仙游县委亦遭破坏,给莆仙的革命斗争投下了一层阴影,但以潘涛为首的一批坚定的共产党员看到城市党组织遭破坏,即领导莆田县委及时转移到灵川、北高等沿海农村坚持斗争,在一些基点村组织“打狗团”,开展反叛斗争,防止叛徒的破坏活动
石梯寺位于城厢区东海镇坪洋村,类别为古建筑。坪洋石梯寺位于东海镇坪洋村东南2.5公里,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始建,后荒废。清末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面阔五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中殿面阔七间21.7米,进深四柱13.2米,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后殿面阔七间,均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前殿至中殿隔有大坪并有东西厢房,为僧舍和功德堂。寺内存有宋代石槽2口,石臼1只;明代鼓形柱础,明嘉靖钦赐“肇顺辅王”木匾额1方,明代状元柯潜书“凤巢有鸟皆成凤,龙潭何鱼不化龙”石楹联1对;清代石狮1对(长0.6米,宽0.26米,高0.38米),方形石柱1对,清光绪十八年(1892)铜香炉1只。石梯寺为
蔡襄纪念馆(端明殿)位于城厢区东海镇东沙村,类别为古建筑。东沙端明殿(金沙宫)位于东沙村沟东自然村,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历代屡有维修,近代重修。坐东朝西,通面阔十一间27.9米,通进深25.7米,建筑占地面积725.8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从北向南分布有端明殿、金沙宫和龙川书院。端明殿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由前殿、天井和主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深八檩(前4后3),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十三檩(前7后5),主祀蔡襄,内存明柱础四对,清末柱础二对和相传由蔡襄亲书篆刻其夫墓志铭一通。金沙宫悬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由前殿、天井、两庑和正殿组成,前殿面阔五间,深四柱八檩(前5后2),两庑拱券顶,正殿抬梁、穿斗式结构,面
蔡先镳烈士墓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西厝村笏枫公路旁。蔡先镳(1921.5-1945.4),乳名松峰,别名蔡英,又名蔡汉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考进省立第十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了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莆田县-会,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1927年6月,在涵江车站当售票员。1929年毅然弃职与莆田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中共莆田县委派到家乡一带的蔡厝、东沙等地从事革命工作。他以家庭为据点,以所在村为基点村,借行医为名走家串户,先后在西黄、后门亭、东朱、小书亭、山前等地设立联络点,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税斗争。1932年9月,“东沙惨案”发生后,蔡先镳领导东沙人民英勇斗争,巧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