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漈头村是福清市重点老区基点村,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苏州、福州读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回乡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1930年秋,福清党团混合支部成立,谢廷清任书记。1932年秋,成立中共福清特支,何文成任书记。1934年1月,中共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何文成任书记。从此,漈头村成为福清革命重要据点。1941年4月,福(州)平(潭)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在漈头村组建。漈头村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牺牲了10位革命烈士。为记录从上世纪20年代至1949年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开始筹建该纪念馆,2005年
余长钺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阳下村东边的统子坪山西北坡上。余长钺烈士,1918年10月18日生于福清县阳下村。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人民政府福清特派员、共青团福清县委书记、中共闽中特委委员等职。1934年与陈金来、陈炳奎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财主。1937年2月16日因叛徒告密,在莆田被捕,解往福州关押,狱中表现英勇顽强。1937年6月23日,余长钺、王于洁、陈炳奎、黄孝敏、陈如舫5人被敌人押赴刑场,慷慨就义。当时,余长钺未满19岁。1940年,中共地下党员将余长钺烈士遗骨安葬在阳下山大池坪之阳,小墓仅有6平方米。198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余家兄弟见小墓杂草丛生,慷慨捐资,在中共福清
新局村地下交通站纪念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新局村。纪念亭是为纪念郑笑妹夫妇等革命先辈而建。从1934年到1949年,在福清北区新人店,郑笑妹夫妇建立秘密交通站,冒着风险,多次出色完成传递情报、保护地下党等重要任务。郑笑妹,福清阳下镇西郑村人,1906年8月出生于一贫苦家庭。1934年4月,经-地下党领导人何文成、余长钺介绍,郑笑妹、曾吓姆夫妇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人店以开设茶店为掩护,进行了长达15年的秘密交通活动。1934年,郑笑妹参与过南西亭暴-动-、北西亭暴-动-,参与营救县委领导人何文成、何胥陶等的越狱计划,越狱失败后,郑笑妹仍坚持地下交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郑笑妹奉命配合游击队筹集武器,加强装备,曾带领20多位热血青年,向
陈炳奎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陈炳奎烈士,原-名陈祖进,1907年生于福清市阳下乡漈头村。曾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员、福清县委书记、闽中特委委员等。1934年,陈炳奎与陈金来、余长钺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地主,把没收的粮食、衣物等分给贫苦农民,震惊了国民党福清县当局。当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制造事端,民族存亡处于紧急关头,陈炳奎日夜奔波于闽中各地,宣传党的“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与-腐朽势力进行顽强斗争。1937年2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陈炳奎给侄儿陈应明写信,向组织报告自己及4位难友(王于洁、黄孝敏、余长钺、潘涛)的被捕经-过和狱中表现。敌人置办上等酒席,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为诱饵劝降,陈炳奎等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中部陈氏支祠,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组织基础薄弱和敌人的摧残,福清县党团组织一直未能正式建立。1932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何文成回福清建立党组织。何文成与陈炳奎、谢育骝等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发展余长钺等入党,于1932年7月建立了中共福清特支并任书记。从1932年秋至1933年冬,何文成下龙田,赴海口,上北西亭,访北郭村,足迹遍布全县各地,亲自培养发展了20多名地下党员,领导成立了龙田、海口、北郭3个支部。何文成、陈炳奎、余长钺等在陈氏支祠中以小学教员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33年8月,隶属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的渔溪特支成立。为统一领导,同年冬,何文
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8中队驻地旧址位于阳下镇北西亭漈头村钱塘溪畔陈氏祠堂和漈阳书院。漈头村是革命基点村,是革命烈士陈炳奎的故乡。1941年四五月间,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的部署,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把隐蔽在海上伪和平救国军中的干部和武装人员全部撤回,组建了3支抗日游击队。第1支是福(清)平(潭)沿海抗日游击第8中队,由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陈金来组建领导,队部设在陈氏祠堂。第8中队以这里为据点,四处打击日本侵略者。7月,游击队转移长乐参加抗日斗争。在陈金来带领下,第8中队在长乐琅尾港击毙田中岛中佐等日本官兵42人,是当时闻名华东地区的琅尾港伏击战。抗战胜利后,祠堂又成为中共地下游击队议事之所,中共闽中地方组织的领导人都曾集中在这里,共商义
作坊山歼敌战遗址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作坊村。1949年8月17日,在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的指挥下,福州5万敌军大部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29军和31军歼灭。驻守福州的国民党残部南逃。一路窜向福厦公路以东,欲从福清海口渡海逃往平潭;一路窜向福厦公路西面,妄图越过福清、永泰经-莆田、仙游逃往闽南。人民解放军第85师第254团1个营留守融城,团部率2个营于作坊、兰田一线,与第255团于融城至九龙庵一线,与第253团于新店、东张一线,堵歼逃敌。18日,敌军残部11000余人弃城南逃福清作坊山一带时,被我29军拦击歼灭,并在作坊山俘敌4700余人,其中中将1人、少将10人。在我军解放福建过程中,福清阳下作坊山一
东漈寺位于阳下街道西亭龙王坑,年代为明代。1988年,东漈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长铖烈士纪念碑位于阳下街道阳下村,年代为现代。1988年,余长铖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伯谅牌坊位于阳下街道西亭村,年代为明代。1988年,陈伯谅牌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伯谅坊位于阳下乡西亭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陈伯谅,字执之,弘治十七年进士,官至御史,为两京学政提督。乡人为纪念其功而建牌坊。坊四柱三门,牌楼式高4米,宽3.8米,由优质花岗石精雕细琢构成,坊匾正面阴刻楷书“两京文衡”,背面阴刻楷书“恩封豸史”。1987年11月列为县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