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涵江区 > 白塘镇

涵江区白塘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集奎功德祠

集奎功德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集奎古街内,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近年再修,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护较为完整,为一进廊院建筑,由前殿、拜亭、主殿组成。坐西北朝东南,通面阔9.27米,通进深20.1米,建筑面积186.33平方米,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明代僧慧性曾在此募修新桥,存《重修涵江新桥记》碑两通,其一2.42米×0.85米,另一1.70米×0.56米;另有清代八卦图形石刻两块,均为0.88米×0.77米。祀三一教主林龙江,并祀民族抗倭英雄戚继光。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

双福郭氏祠堂

双福郭氏祠堂位于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上郭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近年再修,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埕、门厅、天井和主堂组成。坐西朝东,通面阔15.91米,通进深24.17米,建筑面积384.54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带前廊,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柱、梁用材较大,柱础、抱石鼓、柁墩、雀替精美古朴。比较完好保留清中前期莆田地方宗祠的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宗祠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西至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北至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

东墩明德祠

东墩明德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东墩村掘头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中期,近代修,保持原风格,保留原构件。坐北朝南,通面阔11.1米,通进深21.8米,占地面积244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建筑,由砖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11.13米,进深四柱8.8米,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用材较大,雕刻精美,是研究清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田金明屋外墙;西至田金本屋外墙;南至淈头沟北岸;北至白塘路内沿。

白塘李氏大宗祠

白塘李氏大宗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为李富后裔为纪念李富所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1.4米,通进深25.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下厅、天井、上厅。上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存明弘治二年(1489)“白塘李氏重修先祠碑”1通;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建大宗祠碑”1通。

州牧祠

州牧祠位于白塘镇洋尾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现存为原建筑。坐北朝南,由门厅、主殿组成。面阔3间,主殿进深4柱,抬梁式,悬山顶。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小巷;西至自墙外小巷;南至砖埕;北至自墙外小巷;

李制干祠(李富祠)

李制干祠(李富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东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原为李富故居,后裔改为祠堂,近年修。李富(1085-1162),字子诚,白塘镇洋尾村人,宋建炎元年(1127)捐家财募义兵3000人北上抗金,属韩世忠部,授承信郎,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官(世称李制干)。坐北朝南,二进合院式。通面阔11.1米,通进深34.7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门厅、内埕、下厅、天井、上厅。上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存南宋进士王进之书“种德传心”匾1方;明正德十四年(1519)“宋赠殿前都统制司制干李公墓道”石刻1通;明嘉靖丙戌年(1526)“永思堂记”碑1通。李制干祠(李富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延2

五福宫

五福宫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陈桥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宁宗赵扩庆元、嘉定年间(1195-1224),由陈桥宋赐进士翰林院修撰陈宗起舍地鼎建,道光十七年(1837)修,近代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2.6米,通进深23米,建筑面积289.8平方米,由前殿、天井、主殿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存道光丁酉年(1837)匾额2块,长2.38米,宽0.93米。附属文物:陈氏祠堂,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由钦差副使何乔新佥事督修祠,近代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4.2米,通进深18米,建筑面积255.6平方米,由门厅、天井、正厅组成,抬梁式木构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建

洋尾古坊群

洋尾古坊群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李角自然村,年代为宋、明、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洋尾古坊群由佥判第坊、科第坊和栢府归荣坊三座古牌坊组成,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灿烂的历史文化精髓。佥判第坊: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邑人广东惠州佥判李廷耀建,2001年矫正修缮。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5.2平方米,面阔一间3.95米,进深三柱3.85米,高4.8米,歇山顶,砖木结构。形制古朴,四角为门头阙。科第坊: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代重建,2001年修缮,保持明清风格,保存明清石柱、柱础。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7平方米,单体建筑,面阔三间11.25米,进深四柱4.2米,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坊内记“

集奎万寿桥

集奎万寿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东北至西南走向,为传统平梁石桥,8墩9孔梁桥,跨于白塘湖汊上。全长47.35米,宽2.1米,桥墩高约5米。方型墩,桥面以石板做梁,大小不一的石块铺设成八卦形状,桥栏杆用条石以榫卯相接。桥东北端有桥亭1座,清代建,现代重修,二层,面阔4.9米,进深7.6米,高7米,歇山顶,内立修桥志铭。该桥是莆田兴化平原南北洋现存的同年代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石桥之一,至今仍保持行人交通作用。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北至桥头二层桥亭;西南至桥头小路外延6米;东南、西北以桥梁本体外沿各外

三真宫

三真宫位于涵江区白塘镇南埕村,类别为古建筑。又称潮显宫,祀妈祖。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僧深然重建,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4米,通进深26.1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左右两偏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带前廊,抬梁式木构架,脊檩存墨书“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闰三月开山比丘主持深然募缘鼎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三真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南至埕外沿外延2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集奎新桥

集奎新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类别为古建筑。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李富建,初名龙桥,后毁,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黾山寺僧彗性募捐重建。跨于延寿溪入海口处,东北-西南走向,为四墩五孔石梁桥,全长58米,宽3.5米,高8米,石墩船型。近代整修桥墩,并重修桥面栏杆。西南第一孔被淤塞为岸。集奎新桥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至集奎桥头观音亭,西北至新桥头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