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镇地处连江县城中心,敖江下游北岸小盆地,东、西、北与敖江镇接壤,南与江南镇为邻。全镇总面积19.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约8.7平方公里,辖11个社区4个城中村,城镇总人口达10.21万人。2024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61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726万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销售额12.53亿元,攻坚项目投资额7.73亿元。
【历史文化】凤城镇古称温麻镇,因城域形似展翅凤凰,又称凤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从伏沙(今敖江镇白沙村)移设今址。明嘉靖三年(1524年),参政蔡潮始建四门城楼。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乡宦游连等倡议建城,1541年冬城建成,宋至清代城区及邻近村落合编为宁善乡,清末城内及附城设有13铺,民国初为第一区。民国29年后为第一区辖敖江镇。建国后,与敖江合并成立第一区,下设4个街。1952年单独成立第十区公所,后改为城关区。1955年拆区建镇,1958年9月并入敖江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城关公社,1980年改为城关镇,1982年更名为凤城镇至今。
凤城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物古迹颇多,现保存有建于唐代的仙塔、明代的余厝墓、北宋的张氏墓、三国吴越时期铁竹蒿、始建于晋太康三年的温麻庙、清康熙三十八年移建的妈祖庙、玉山清代养拙草堂等古迹,其中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处。
【招商引资】2024年,凤城镇制定经济专项工作方案,激励全镇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定期联系,与企业建立牢固感情。进一步整合商贸资源和人脉资源,促成速冻预制水产品加工项目、福蒙数字化平台及智能终端供应链项目等2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0.84亿元;引进福建衡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贸易企业)、福建汇航建设有限公司(建筑企业)等2家企业。
【项目建设】2024年,凤城镇把抓项目投资、抓落地开工、抓投产生效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来开工项目2个,竣工项目3个,在建项目1个,完成前期节点15个,年总投资额为16.91亿元,各项目高质量稳步推进。着力推进征迁工作,全面完成傲江景城北侧地块项目征迁交地任务,合计交地12.64亩,共征迁1户872平方米。着眼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北门小区北新路西侧老旧小区改造扫尾工程,启动龙西路改造和丹凤西路雨污管网改造2个项目;完成北门社区文明西路(二期)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莲荷西路沿街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个项目,并增设20个停车位。
【教育文化】2024年,凤城镇辖区内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幼儿园18所(公办6所,民办12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社区学校(文技校)1所,党校1所。2024-2025学年,小学在校生15380人,初中在校生8370人,高中在校生4695人,在园幼儿4164人(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2175人)。
【民生保障】2024年,凤城镇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截止2024年12月,我镇城乡低保共有260户,36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3216464元;我镇共有特困8户8人(其中1户1人于2024年10月退出特困),全年发放特困金178044元;新增临时救助51户,共发放临时补助金221500元。
【宜居环境建设】2024年,凤城镇持续推进“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河长包段制度,开展每日巡河和河长日巡河活动,加强河道两旁违规种菜和乱搭乱建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入推进两违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物309处,拆除面积1703平方米;加强辖区内一级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对3个污水排放口进行了有效整改并通过市级验收;加强宣传,联合企业共同巡河,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周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同时结合积分制工作,通过积分兑换和举办文明乡风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让积分制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了“人人参与、户户争先”的良好氛围,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摸排散乱污企业(场所)5家,已全部落实整改。认真开展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回头看”和验收销号工作,我镇主办件3件,已按规定时间通过市级验收。此外,我镇还加大对树德学校周边及江山豪庭旁边田地的巡查力度,及时制止群众焚烧田园秸秆、垃圾等行为,提升我镇环境空气质量水平。
【平安建设】2024年,凤城镇以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为首要任务,以实现社会和谐为工作导向,以保障群众利益为工作核心,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工作重点,深入开展“平安凤城”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走线0等行为,建立“村-乡-县”三级调解衔接机制,构建“四步十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对涉退役群体、涉房地产领域、涉众型投资受损、劳资欠薪、长期缠访闹访人员以及对社会严重不满人员等重点群体,完善动态管控机制,实施分类分级管控,把“维护稳定、确保平安”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打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谱写社会和谐新篇章。2024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3起,调处成功率100%;接到12345诉求件2276件,满意率达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