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罗源县 > 凤山镇

罗源县凤山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于1984年建立,碑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纪念碑为花岗石体,南面刻碑文,顶为红旗造型,东面和西面上部有红旗、五星造型。高约25米,花岗岩石基座。纪念墙为花岗岩石主体,高3米,长10米。中间嵌8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的青禄石浮雕。纪念墙于2009年建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1934年8月14日红军解放罗源城的历史画-卷。文字共分成9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战前会议、侦探敌情、西门开战、突破南门、主攻北门、全城解放、威震敌营、影响巨大,还配有攻打罗源城战斗经-过要图。文字记述的主要战斗经-过如下:1934年8月上旬,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同志率

府前街天后宫

府前街天后宫府前街天后宫位于罗源县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府前街,宫原建在罗源南陈桥头阜俗宫东北。乾隆五年(1740),邑苏商将其移建于此,乾隆三十五年(1770)复建“梳妆楼”,乾隆五十八年(1793)再次重修。天后宫总面阔23米,进深72.5米,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依次由宫门、戏台、两庑、大堂、后殿及其上的梳妆楼组成。宫土木结构,硬山顶,主座面宽四柱三间16.5米,进深五柱四间14.1米。大堂斗拱结构是明代形制。神为兴化莆田都巡检愿季女。生五代末,少灵异,知休就咎(吉凶),室处三十年,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年二十九日升化(系指逝世)。累著灵验,航海者每遇风涛有祷必应。宣和四年(1122)立庙。,赐额曰

栖云洞造像

栖云洞造像位于福建省罗源县凤山南部、莲花山圣水寺侧。洞形如钟,占地36平方米,洞内明亮,绕石壁砌筑的石台上有石雕十八罗汉和观音坐像。石刻制作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高者84厘米,低者75厘米,具有五代石刻风韵,是研究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有价值的实物资料。栖云洞为天然石洞,形如巨钟罩地,中有澄心井,高1.3~2.85米,方广37米内置石雕罗汉像18尊,围壁列坐,其中16尊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刻,2尊为明代所补。此外,洞中还有一尊观音石雕。另有石雕观音造像1尊。造像高0.75~0.84米不等,形态各异,造型美观。洞壁尚存摩崖题刻9段,书法遒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栖云洞造像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南门村。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建在城郊莲花山东麓,距城区中心3公里,占地约50亩。园内绿树林阴,苍松翠柏。建有革命烈士集中墓一座、革命烈士个人墓二十多座,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各一座,林可彝烈士纪念碑一座。还建有两层高的避雨观景亭两座,有旋转楼梯。纪念碑前建2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是举办各种革命纪念活动的场地。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后不断整修扩建。圆形墓室内,安放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62位英烈忠骨。其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原-中共罗源县工委书记、乡苏维埃主席、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指战员、交通员以及1934年8月14日攻克罗源城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战员。

林可彝故居

林可彝故居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北大路52号,紧邻罗源北门旧城墙,为一两横两进的清代木结构民居,前后左右共四个天井。正厅穿斗式梁架,面宽六扇五间,披榭四扇,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于清代,为罗源北门林氏家族所有,中共早期党员林可彝(1893—1928)便出生于此。民国17年(1928年),林氏家族的林瑞琦利用该宅厅堂开设美文照相馆,为罗源第一家照相馆。该建筑现为罗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岐阳郑氏宗祠

岐阳郑氏宗祠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岐阳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现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门楼、大堂、祖殿组成,总面宽16米,进深45米,占地面积705平方米。门楼重檐歇山顶;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六间,祖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郑氏宗祠坐北朝南偏东10度,为三进的土木结构,面宽15.8米,进深44.6米,建筑面积705平方米。大门仿汉阙结构,单柱直上,檐角飞翘,重檐歇山顶。大门的彩色斗拱应为近年改造所致。位于第二进的建于清代的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构架,悬山顶。大堂插屏门额饰有三幅浮雕人物,贴金隔扇,额匾“圣义”、“仁智”等。第三进的祖殿为明万历年间建造,面宽三间,进深四间,供奉历代宗亲神主,称“追思堂

罗源城隍庙

罗源城隍庙位于县城之东,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知县赵彦炎创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县丞陈逊在宋、元旧址上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典史谢志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

林可彝传碑

林可彝传碑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林可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罗源县第一位党员。194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3年,国家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林可彝烈士,1893年出生于罗源县城关北门。1913年考入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1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留学,发表多篇文章谴责日本侵略中国和北洋军阀政府--行径,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活动。1920年毕业回国后,在北平的朝阳、平民、文化等五所大学任教,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工作。1923年,受中共组织的委派前往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同年夏天,由彭述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早期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奉李大钊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