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马尾区 > 亭江镇

马尾区亭江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王助烈士纪念馆

王助烈士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象洋村王氏祠堂内。王助烈士,1914年出生于亭江镇象洋村一个书香门第,受祖父王允蜇影响,早年便怀报国之志,1931年由叶飞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时代,王助在英华中学、北京燕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发展党员,常因经费不足返乡变卖祖上留下的珠宝、名画等用于革命活动,深得家庭长辈支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王助率部坚持闽北3年游击战争。1936年冬在转战建瓯县陈家山村时,被叛徒(原地下党支书)吴若厚出卖,遭敌人“围剿”,经奋勇突围,他率闽北独立师奔袭崇安、建瓯等地,仅一个月就作战二三十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西安事变后,王助作为闽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积极开展建立统一

亭江迥龙桥

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位于福州市郊亭江乡闽安邢港上,建于唐代,宋郑性之修,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年)再修。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5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栏柱柱顶刻宝奁、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刻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拜石一块,拱石二条……”等题字。桥北端有跨街桥头亭,亭间有碑3通,桥北连圣王庙,南端有玄帝亭,内立宋碑1通,清碑1通。1991年4月17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四墩,五孔,不等跨。全长65米,宽4.64米。桥墩呈船形,栏柱柱顶刻宝奁、海兽等均系唐代原构件,另刻有狮子戏球等为明代构件。柱上有“丙寅暮春立,陈炉捐

牛项革命据点旧址

牛项革命据点旧址真君堂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牛项山下。牛项东临闽江沿岸的琯头、亭江,南对马尾、鼓山,西靠北峰宦溪。自1946年东岭游击队建立以后,牛项真君堂、齐天崖山寨等地即成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五县中心县委的重要联络点和游击区。林白、林克俊等都在东岭一带开展过地下工作,并领导游击队在此地从事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活动。1948年4月后,牛项一带成为中共地下党的主要情报哨所,接收来自周围各山头路口的情报信息,牛项一带的革命活动为福州的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真君堂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面阔12米,进深9米,曾经多次改建,1947年重建,后又再次重修扩建。现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金黄色琉璃砖瓦,保存状况良好。1997年6月,牛

东岐黄氏宗祠

东岐黄氏宗祠位于福州市郊亭江镇东岐村。始建于清康雍年间,乾隆、光绪扩建、续建,民国19年又修葺祠内,改造祠埕。祠坐北向南,木构,宽21米,深28米,总面积588平方米。前用平墙,石框版门双开,庭院前施屏门,三面回廊连结祠堂厅。厅堂面阔三间,抬梁减柱,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山用鞍式封火墙。前廊宽敞,堂中设神主翕。左右两厢为祭事房。后天井宽如前院,进深短促,左右有小披舍,分别设厨房或杂用间。后院墙嵌镶建祠时出土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凹槽式青石墓碑一方。1992年,按原貌原位升高构架、粉墙青瓦,修葺一新。并在门墙檐下装饰黄氏先辈业绩的石雕一组,祠内悬挂当代名书画家楹联、匾额和书画,增强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1994年公布为区

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清军墓群。同治甲戌年(1874),日军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时,随沈葆桢援台御敌阵亡或染瘅疫病死的清军,归葬于此。墓群坐西南向东北,其右侧和前后两边用花岗石砌造,墓埕用三合土夯筑。墓群面宽13米,纵深11.5米。墓群内埋有135位清兵遗骸,各墓距离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顶。封土前各立一小墓碑,花岗石质,碑面镌刻死者的籍贯及姓名。墓群前立一石碑,碑文阴刻楷书“义冢,同治岁次甲戌冬十月吉祥日立。”保护范围:墓区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2009年,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

亭江炮台

亭江炮台,位于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亭头南般村,与长乐的象屿炮台相互呼应、扼守闽江,形成闽江口第二道防线。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始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年(1886年)两次复修。由山巅主炮台、山边突出部前沿炮台、临江岸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主炮台在高约20米的小山包顶,三合土结构,半圆形,半地穴式(深1.85米,内径18.3米,墙厚3.3米);前沿炮台在主炮台所在小山包的半腰,呈“凹”字形,占地20平方米。弹药库在主炮台后的山坳里,呈长方形,长7.2米,宽6.6米,高3.1米。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亭江炮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安协台衙门

闽安协台衙门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简介:宋代始建,为监镇卫,元为巡检司;清代重建,为协台衙门,管理水师,又厘海关,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建筑由门楼、仪门厅、正厅和后堂组成,占地面积1768平方米。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明间两侧抬梁减中柱。院内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镌刻“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石碑等。保护范围:北至照墙外5米,南至闽安小学校舍,东、西至闽安小学围墙。2009年,闽安协台衙门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安龙门摩崖石刻

闽安龙门摩崖石刻位于马尾区龙腰山东麓国道104旁,摩崖石刻高2米,宽1.1米,“龙门”二字纵行楷书镌刻,字高0.86米,宽0.76米。相传系朱熹为祀大禹疏河决江凿龙门而刻。龙门石刻右侧有赵与滂诗刻、无名氏题记。2020年1月2日,闽安龙门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石刻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

东岐码头旧址

东岐码头东岐码头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是闽安邢港古航道的一部分,始建于唐代,历代沿用。2016年2月15日,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福州海关缉私队,西至木材加工厂西侧建筑,南至闽江,北至福州海关缉私队网球场南侧。

邢港码头

邢港码头位于马尾区亭江镇,分布在迥龙桥南、北两侧,呈内八字形排列。邢港沿岸共有三个古码头、六个古道头、八个古浦头。三个古码头为:水门道码头、口头街码头(即海关埕码头)、员山码头;六个古道头(比码头略小)为:八桨道头(迥龙桥北岸)、拍铁道头(迥龙桥南岸)、海船道头鱼池浦在河仔边明渠护城河,水寨浦在田螺湾,双浦在打石坑,这三条浦头也是商船、货船停泊处。邢港码头与迥龙桥沟通了邢港南北岸的交通,共同见证了繁盛的海外贸易历史。邢港码头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同时也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的一部分。

怡山院

怡山院位于福州市亭江乡怡山,始建年代不详,坐北向南,面临闽江。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占地面积906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妈祖殿、观音阁、三宝殿、白马庙、怡怡斋等组成。三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木构架,两面坡顶,院墙上嵌一块石碑,碑文:“新建天后三氏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长芦于宫篆光甲捐俸三百两。时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仲夏勒石“。明清两代从福州到琉球国的册封使船都停泊于此祭祀后出航。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述庆墓

林述庆墓背靠棋盘山,面向闽安镇,左为滔滔东去闽江,右有千年唐代迥龙桥。溪旁一条数十米长的石磴路,直通山上。墓坐北向南,如意形,三合土夯筑,面宽8.9米,纵深22米,四层墓埕。四周用花岗石叠砌护墙,封土前立花岗石墓碑,碑高1.66米、宽0.83米、厚0.16米,碑面阴刻:“东越,陆军上将林都督颂亭公、德配陈夫人、长男定南公、次男宣南公、次媳□夫人寿域。民国乙卯年。”墓碑两旁分立围屏,上面镌刻林纾的一首诗,行书,字径4厘米。封土后侧护墙正中楷书一“福”字,径0.59米。墓柱镌刻联对:“殿下黄袍加检点,关中赤帜先重瞳。”墓柱两边装饰蝙蝠浮雕和“寿”字图案。封土前两侧的墓镜镌刻“龙吟”、“虎啸”四字,隶书,字径0.25米。墓屏刻有“风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