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洋村 | 隶属:大安乡 |
区划代码:350924200215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辖区面积:约2.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6人 |
人口密度:约147人/平方公里 | 海拔:1034米 |
地名由来:
因水源充沛,故称。
基本介绍:
水洋村位于大安乡东南部,下辖4个自然村,村内有田洋,洋中有小溪,溪水常年川流不息故称水洋。全村共97户367人,党员15人。平均海拔1034米,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狭长,四季云雾缭绕,重峦叠嶂、万亩樱花尽收眼底,有“云上花田,烂漫水洋”美誉,每年的四月的樱花季,赏花者络绎不绝。2017年以来,在市下派驻村第一书记赵苗樵同志带领下,主动融入县级全域旅游格局,依托樱花基地辐射作用,按照农旅融合、村旅一体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樱花主题的山居民宿、古韵村落,建立“园区+主题村落+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一是让土地流转“转”出好收益。支部动员农户加入流转,按年支付流转费用,增加农户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水洋村被确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对象。
2021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水洋村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历史沿革:
陈氏始祖陈国鼎由仙峰移居县城上留。
清乾隆元年(1736),陈国鼎往东门外採薪,于石板下拾得三枚″草鞋银”(元宝),便由上留转徙鸡公坪购置田产,繁衍生息。
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由鸡公坪分居水洋。
寿宁解放初期隶属第一区(鳌阳)。
1952年隶属半岭乡。
1961年建立半岭大队。
1968年划入亭溪大队。
1978年重划半岭大队。
1983年划分水洋大队。
1984年改为大安乡水洋村委会。
2019年搬迁。
周边相关:
水洋村附近有寿宁西浦景区、寿宁南山风景区、下党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寿宁县生态茶园等旅游景点,有寿宁高山乌龙茶、寿宁高山茶、寿宁茶叶、承天村乌龙茶、黄独、三糍等特产,有寿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寿宁北路戏、柘荣剪纸、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大安乡·水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