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山村位于大安乡东北面,东接犀溪镇,西连溪潭,南邻溪乾,北与坑底乡毗邻,距乡所在地10公里。炭山村村民房屋坐落在半山腰上,初名半山村、后因此地森林资源丰富,历代村民靠烧木炭来维持生计为业,民谣“火笼没火去炭山”,以盛产木炭而闻名,故改名炭山村,全村以吴姓族人为主,于康熙五十一年(1686)由浙江景宁县上标炼石迁入,至今已13世,300多年。炭山村是寿宁革命斗争的根据地,1931年,寿宁革命领导人范浚曾在此村组织发展红带会。吴显淮等11位烈士为寿宁的革命斗争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闽东革命领导人叶飞等人曾在炭山银矿洞内养伤,现村内留有“红军洞”。
全村地域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农田385亩、林地6059亩。目前通炭山公路为5米宽的沥青路面公路。全村共126户534人,党员2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70%;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占20%;16岁及以下占10%。外出流动人口431人,占全村人口81%,从事行业主要为经商(开小超市、承包工程等)和务工。2020年村集体经济10.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5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