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洋村 | 隶属:清源镇 |
区划代码:350924107215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人口数量:约694人 |
地名由来:
以檀香岭小平地的方位称为后,村居于此一广阔洋地里,故名。
基本介绍:
后洋村位于清源乡西北部,距清源镇政府所在地清源村18公里,东邻韶托村,南界芹洋乡,西连托溪乡,北与鳌阳镇交界。地处高山小盆地地带,背靠猪母岗、面朝笔架山,村前小溪流淌,洋面面积达到300余亩,村委会驻地海拔高度806米,绿树成荫,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生态宜居。经202省道,有乡道连接后洋村与外界。后洋是革命老区村,是当年红军常常光顾的地方。1933年叶渊炎参加了南区游击队,1934年在广地战斗中失踪,后被评为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后洋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全村地域面积7.0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493亩、山场 8586亩、茶园280亩;全村总人口694人,211户,党员24人,预备党员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后洋村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村。
历史沿革:
明朝嘉庆年间(1522-1566)范姓人来到这里定居。
土改时(1951-1952年)属托溪区(第四区)坪坑乡。
1958年设超英人民公社后洋大队。
1960年划归小托公社为后洋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归岱阳公社后洋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清源乡后洋村委会。
2017年9月1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17】318号)批复,同意寿宁县撤销清源乡,设立清源镇,改为清源镇后洋村委会。
2017年搬迁。
周边相关:
后洋村附近有寿宁西浦景区、寿宁南山风景区、下党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寿宁县生态茶园等旅游景点,有寿宁高山乌龙茶、寿宁高山茶、寿宁茶叶、承天村乌龙茶、黄独、三糍等特产,有寿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寿宁北路戏、柘荣剪纸、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后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