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头村地处托溪乡西部,海拔850米,坐落在群山环抱中,村中古树名木较多,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途径峡头离开后留下一处红军遗址。峡头村北与庆元县龙溪乡、苏湖乡接壤,西南毗邻下党乡。距托溪乡镇区约8公里,距寿宁县城约42公里。峡头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600-2300毫米,村庄以种植业为主,常住村民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村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希望能引进有特色农产品,走峡头特色的农产品,吸引特色产品旅游。2021年村庄人均收入约1.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0.5万元。全村四面环山,林田相间,土壤肥沃,村域内有大面积的耕作区域。村庄国土总面积为774.88公顷,其中山林面积为9033亩,农田面积为1708亩,园地面积为196亩。峡头村辖峡头、大坑两个自然村,现有335户,户籍总人口1148人,常住人口225人。
主要特点:峡头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中,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托溪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将自来水引进家家户户,硬化了村道,修建了仿古连心廊、水库等休闲场所,村两委还向上级争取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一系列举措令峡头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改头换面,也为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吸引乡贤回乡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村两委基于本村在外乡贤众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动员工作,希望以“一带一”的形式,让能人回乡,促项目落地。峡头村现主要依靠一条对外道路,道路宽度仅4.5米,弯多路窄,且去下党的车辆众多,途径峡头路段时安全隐患极大,村民外出也极其不便,同时也严重制约着村庄产业的发展,希望能早日实行“单改双”。希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产业经济效益,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进展情况:村两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三个带头”,支部领办合作社,峡头村未来发展重点主要是通过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生态茶叶、有机蔬菜、天然竹笋,水果等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复合农业、订单农业,培育壮大有机水稻、生态农业、林下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坚守生态本底,综合提升村庄产业发展水平,辅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合作社集水果、粮食、蔬菜、茶叶种植与销售为一体,合作社注册有“古隘峡头”(图)和“津津阙”(图)两个商标。带动社员发展设施大棚晚熟葡萄21亩,高山水稻243亩,玉米30亩、特色茶叶103亩,助力乡村振兴。村两委注重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逐步拆除安全隐患建筑,引导村民就地原址重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逐步将峡头村建设成:宜居、宜养、宜业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主要不足:
1、村没有特色产业,缺乏特色产品,村里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形成产业链。改进措施:村两委积极发动党员引领创新,充分发挥党员三个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产业。
2、村财收入困难,缺乏持续性稳定村财收入。改进措施:积极发展村财收入项目。
3、水源不足。农田缺乏灌溉用水,干旱季节农作物严重缺水。改进措施:兴建水利,蓄水池,寻找水源引进水源。
4、党建基础较为薄弱。改进措施: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5、民生问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够。改进措施:加强民生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优化群众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