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管垅乡 | 隶属:寿宁县 |
区划代码:350924203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24人 |
人口密度:约7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傍洋村 | ~201 | 村庄 | “政邑当年称美盛,寿城昔日见蕃昌;而今大启平洋(铁炉坪)宇,县宦声名世当扬。”(摘自傍洋村许氏族谱之首)。傍洋村原名傍山垅,据许氏族谱记载傍洋始祖自云…[详细] |
江岔村 | ~202 | 村庄 | 江岔村原名江后村,1990年独设为行政村,村庄位于竹管垅乡西北部,距离寿宁县城约17公里,为单一自然村的行政村,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158户,614…[详细] |
后洋村 | ~203 | 村庄 | 竹管垅乡后洋村,位于寿宁县东南部,竹管垅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总面积7850亩,下辖山后和坑头两个自然村。后洋村是竹管垅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详细] |
竹管垅村 | ~204 | 乡中心区 | 竹管垅村是竹管垅乡政府所在地,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关怀过的地方,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竹管垅村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距寿宁县城22公里,下辖5…[详细] |
坑底林村 | ~205 | 村庄 | 坑底林行政村,下辖王家洋、高山后、后东岔、党头山、店下、下楼和坑底林7个自然村。总面积7803亩,海拔523米,年平均气温16.1摄氏度;全村207户…[详细] |
李家洋村 | ~206 | 村庄 | 李家洋村位于竹管垅乡西南部,原名里佳洋,因村坊四面环山,围成一田洋,外险里缓,故名,后因方言谐音误传为李家洋。
行政村驻地李家洋自然村,全村辖李…[详细] |
芹菜洋村 | ~207 | 村庄 | 芹菜洋村原名擒里洋。传说该村水尾有两山形似蟹钳,日分夜合,故取名,后因方言谐音误传为现名。芹菜洋行政村只有独立一村,总面积3200亩,海拔517米。年…[详细] |
刘坪村 | ~208 | 村庄 | 刘坪行政村辖刘坪、白叶潭(已废)两自然村。据刘坪王氏家谱记载:刘坪原名罗盘,村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似罗盘故称之。全村独姓王。王氏族谱在光绪六年蓬仙…[详细] |
横山村 | ~209 | 村庄 | 横山行政村坐落于竹管垅乡的最南端,距乡政府14公里,是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东、南、北三面紧接福安潭头镇境内。总面积7179亩,海拔369米,平均气温为…[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弯弯田垅似竹管而得名。
基本介绍:
寿宁县辖乡。1958年设竹管垄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0.8万。福(安)寿(宁)公路贯穿全境。辖竹管垄、旁洋、江后、坑底林、李家洋、芹菜洋、刘坪、横山、后洋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花菇、竹木。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竹管垅乡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竹管垅乡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历史沿革:
明代属福安里四都。
清代属东南乡。
1912年属斜滩区。
1934年属斜滩镇。
1936年属第三区(斜滩)。
1941年6月属斜滩实验乡。
1945年属斜滩示范乡。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属斜滩区,10月属斜滩区斜滩乡。
1952年属第二区(斜滩)。
1955年属斜滩区。
1958年11月设幸福公社,驻地竹管垅村,12月驻地搬迁梧岗亭。
1959年3月撤区并社,幸福公社所辖的5个大队归斜滩公社管辖。
19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