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古戏台建于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古戏台建于22米长的永宁桥上,背后与“砥东亭”庙宇相毗邻,建筑形状别具一格。戏台平面为矩形,长约38.5米,宽5米,高5米,歇山顶,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可以看畲族人的大腔戏、傩面舞。每年农历的正月、三月、七月初一到十五,当地的大腔戏戏班子会在这里演出,锣鼓从早敲到晚,乡土气息浓,热闹非凡。另外,青水畲族乡龙头村发展了“森林人家”农家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赏大腔戏、傩狮舞,唱畲乡山歌、参加篝火晚会,体验畲乡民族风情。
沧海畲族建筑群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化龙桥、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组成。化龙桥,木构伸臂梁廊屋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重修,南北走向,桥身长24.2米,宽6.6米,廊屋8间,每间用4柱,歇山顶。龙长坊,清道光四年(1824)建,坐东朝西,由泮月池、门楼、围墙、空埕、下堂、厢房、正堂、护厝组成,建筑面积690平方米。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上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带前廊,均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龙昌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坐东朝西,由门楼、围墙、空埕、下堂、厢房、上堂、化胎、护厝、围屋等组成,建筑面积668平方米。门楼面阔一间、进深三柱,下堂面
青水古戏台位于距城63公里的青水乡,建于清朝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古戏台建于22米长的永宁桥上, 背后与“砥东亭”庙宇相毗邻,建筑形状别具一格。戏台平面为矩形,长约38.5米,宽5米,高5米,歇山顶,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
福临堡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上洋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坐西朝东,由堡墙、大门、侧门、主屋、环堡廊屋及防御设施等组成,二层方形土堡,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花岗岩石拱形大门;主屋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脊梁、驼墩、雀替、枋等雕刻精美。2013年,福临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堡周边各外延50米。
永安安仁桥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三房村,年代为清。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重建。木构伸臂梁廊屋桥,西北—东南走向,跨溢洋溪,桥身长28.1米,宽6.2米,廊屋9间,每间用4柱,七架梁,桥中设藻井,四面檐檩下设挡雨板,歇山顶。2013年,永安安仁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周边各外延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