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亭寺又名闇亭寺,乃一方之古迹,亦百代之名区,往古有一观音殿在焉,不知创于何时何代。这里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山深林茂,寺藏其中。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嵩口乡卢厝寨卢尔诚32岁削发为僧,云游四方,后在暗然亭(即观音亭)修道6年,辟谷不食。康熙二年九月(41岁)圆寂。火化后,乡人将其骨塑于座像中,称卢公佛像,并集资兴建暗亭寺供奉。暗亭寺整体为重檐悬山顶式木构建筑,布局严谨,庄严古朴。神龛全部雕刻精湛的屏风装饰,古色古香,精美绝仑。全寺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有大厅佛殿、观音楼、念经堂、藏经楼、菜堂等建筑物,主体为清建筑风格,土木结构,布局严谨,古朴风雅。供卢公祖师和观世音菩萨像。主殿按原貌扩建修葺。闇亭寺整体为重檐悬山顶式木构建
珠峰寨位于盖洋乡珠峰村。由谢天养建于清朝末年,由于当时土匪猖獗,出于对子孙后代的安居乐业着想,35岁的谢天养选择在珠峰阳光充足,地势险要的牛坪岐右侧墩仔下鲤鱼嘴处兴建珠峰寨。全寨历时22年建成,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辉煌时期曾住三百多人,是当时县内三大寨之一,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称之为“最文明的寨宇”。珠峰寨寨墙高筑,石基牢固,规模宏伟,所用瓦片及线砖平砖均在五十万块以上。大寨五厅十扇,共372间房,八扇、后座、下落均单间排护。设计科学,设施齐全,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前后门埕、花台阳沟、书斋丁厝、围墙炮台等,一并俱全。大寨两个大门由整块青石打磨而成,坚不可摧,美观大方。寨内建有上下两个炮台,据族谱记载,当
闇亭禅寺位于永泰县盖洋乡赤岭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此后多次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1896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依山而筑,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空坪、水井、照壁、钟鼓楼、大殿、天井、后殿。两侧有经堂、膳房、僧居、储藏室等。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歇山顶。保护范围:寺庙群四周边界各向外延伸50米。2018年,闇亭禅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隆园厝建于清嘉庆十年至二十年(1805-1815),占地面积约3588.6平方米,总面阔79.8米,总进深34.1米,堂横式格局,大小房间计200多间。由厝前石铺通道、牛刀石椭圆形放生池、旱门、空坪、排房及下堂、插屏门、天井厢房、正堂、护厝、书院、牛栏等组成。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祥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2232.5平方米,总面阔59米,总进深41.5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庆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1902平方米,总面阔54.3米,总进深38.1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对厝位于盖洋乡盖洋村,是郑汝训、郑汝器、郑汝祥三兄弟于清道光庚寅至甲午年间(1830—1834)兴建的三座建筑群的统称。整个建筑群主体结构基本保存。三对厝规模宏大,共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物内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十分精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护范围:1.汝训厝,东至石铺路,西至郑立天房子,南至农坪,北至农坪。2.汝器厝,东至田,西至石铺路,南至郑尔端厝,北至农坪。3.汝祥厝,东至石铺路,西至铁板寨路,南至农坪,北至铁板寨灌溉渠。
福隆居位于盖洋乡盖洋村墩前16号。由郑章富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170余年历史。原寨占地面积4000平米,如今只剩2000平米主院落保存完好。郑章富膝下生四子,长子郑华标贡生出生,三子郑华敏武举出生,房屋前厅尚有一块重达365斤的练武石,乃当时郑华敏练武所用。福隆居内部雕刻精美,主梁上方两只凤凰呼之欲出,梅花轩及门窗处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主厅上方匾书“极婺齐辉”四个鎏金大字,为清光绪十六年时永福县令为郑章富六十大寿所赠。主厅太师壁处刻镂朱子家训,为当时浙江一官员所赠。2016年5月28日,福隆居列入永泰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洋沟,西至洋沟,南至古厝前场,北至厝后小路。。
盖洋三对厝位于永泰县盖洋乡盖洋村,年代为清。简介:三对厝为郑汝器、郑汝训、郑汝诚三兄弟所建,分别为庆园厝、祥园厝、隆园厝。庆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1902平方米,总面阔54.3米,总进深38.1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祥园厝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占地面积约2232.5平方米,总面阔59米,总进深41.5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隆园厝建于清嘉庆十年至二十年(1805-1815),占地面积约3588.6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