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英故居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GPS坐标:北纬23°0257.3,东经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笔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岁随父母到香港,并进入香港的英文学堂读书。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0年任《香港晨报》及广州《民号报》《新民国报》。在此期间,为声援广东学生反对“二十一条”、-日货的斗争,组织广东游东记者团赴日本、朝鲜等地进行宣传活动。同年7月回国途经上海时,应陈独秀之邀,担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的主编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共产党》月刊的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标:北纬23°0250.6,东经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根据形势的需要,东(莞)宝(安)前线地区于1942年7月成立中共东(莞)宝(安)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黄宇,组织部长王士钊,宣传部长刘汝琛,领导东江敌后前线的东莞、宝安、增城等地党组织,机关设在东莞林村。为了准备坚持长期斗争,东宝临工委决定把党组织分为一线、二线,一线负责支援部队,二线负责秘密斗争。根据东莞地区辽阔,各地政治条件不同的情况,东宝临工委又决定将东莞县一线党组织划分为前线和后方两个县委。同年7月,中共东莞一线后方县委在东坑卢动家成立,辖东莞广九铁路两侧地区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袁泽光(温塘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里,GPS坐标:北纬23°0259.8,东经113°4949.5,海拔高程34米。1943年4月,中共东莞一线、二线县委撤销,改设特派员。陈铭炎任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方定、王文魁、刘志远任副特派员。东莞县特派员隶属中共东江前线临时工委领导,机关设在温塘乡袁泽光家里,下辖厚街、太平、大岭山、水乡、清溪、常平六个区。陈铭炎在温塘主持全县工作,下乡工作时,他坚持与群众一起吃地瓜、喝粥水、食野菜,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1943年上半年,为战胜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东莞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种下大批旱地作物和秋收作物。同时,发动群众开展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温塘社区茶岭坊向南边的袁厚常家的一间平房里,占地约60平方米。1940年6月,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撤销,由陈铭炎、黄树楷、王士钊三人作为县委委员,组成中共东莞县委,陈铭炎任县委书记、黄树楷任组织部长、王士钊任宣传部长,谢阳光任武装部长,王河任妇女部长。县委机关设在温塘村袁厚常家。当时东莞县委的工作主要是领导东莞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在水乡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和抗日团体,在大后方开展工作。(东城区委宣传办祁晓峰)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年代为194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8年10月,被公布为第十一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滴水及外墙为界。面积:90.8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北、西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各向外延伸2米,不足2米的以相邻建筑物滴水及外墙为界;南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12米。面积:276.3平方米。
温塘文阁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温塘社区文塔公园内,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被公布为第九批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文物本体外缘起各向外延伸5米。面积120.2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各向外延伸10米。面积575.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