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东莞市 > 石排镇 > 塘尾村

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塘尾古村落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塘尾村明清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经破坏的明清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筑构

塘尾李氏宗祠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

宝卿家塾

宝卿家塾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坐西向东,总面阔8.61米,总进深9.43米,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院门为八角形红石框门,屋分三间,左侧为厨房,中屋设0。宝卿公讳钰,字铨江,号宝卿,清国学生(监生)。民国初年,宝卿之子祖璋(字澍仁,别字冀南,曾执掌云岗社学,创立追远堂小学)扩建祖居,改家祠为书院。现存东莞清末探花陈伯陶1919年题书的“宝卿家塾”匾额。家塾内有一方石碑,详细记载了家塾建筑的来历。该家塾装饰大量的木雕构件、琉璃花窗等,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家塾及教育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亮德书房

亮德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末期,由塘尾李氏四房李礼佳建造。坐北向南,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0.55米,总进深11.29米,占地面积约119平方米。右侧开门通天井,正房两次间设0,天井正面墙及左侧墙设绿琉璃花窗,花窗两侧有灰塑及对联,花窗两侧设侧门通冷巷。内部梁架结构合理,用料考究;房内的雕花门扇、封檐板、雀替、花罩雕刻精美,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术水平。它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乡镇书房、教育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平书房

乐平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清代由村人李乐平兴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北向南,总面阔15.97米,总进深8.97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正面开三门,内部壁画精美,彩画、木雕、石雕甚多。二楼保留有一面木隔墙,墙上的门窗均有精美木雕,并题有对联:“低看湖水天机畅,远眺云山眼界宽”。李乐平为塘尾李氏四房后裔,在广州和香港分别有利昌机械厂及船运公司。该书房装饰精美,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乡村书房、教育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菴公祠

梅菴公祠:塘尾上班李氏十二世祖李梅菴的家祠。始建于明万历前间,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装修。坐北向南,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设二塾台,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宽9.88米,长14.3米,占地面积141.28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梅公祠保留从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为东莞地区罕见。公祠还摆放了塘尾民间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称康帅府。

七房厅与墩睦堂

七房厅与墩睦堂:为家祠与家祠结合的典型代表。七房厅为李松石家祠(乡民习称家祠为“厅”),墩睦堂为李松石之子家祠,中间有房门和天井相通,建筑总宽度为9.6米,总长度为20.95米,其中七房厅长10.31米、中间天井长1.04米,墩睦堂长9.6米。七房厅建于同治、咸丰年间,墩睦堂建于光绪年间,皆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墩睦堂封檐板、梁架木雕工艺精美。

景通公祠

景通公祠:始建于清中期,为十世祖李景通的家祠,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硬山顶。首进设二塾台。面阔9.5米,进深17.1米,占地面积162.45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

李凤池民居

李凤池民居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60号,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光绪年间(1875-1908)曾重修。坐北向南,为三间两进两廊三合院布局,与书房相连,呈“L”型分布,总面阔20.33米,总进深18.48米,占地面积约282平方米。次间设0,二进内墙周边设防盗木板,防盗木板与屋面密集的檩条及大门的防盗圆木组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二层设上人平台,室内外彩提裙窗分隔,既满足住屋的私密性又利于读书学习。民居与书房各有独立的外门出入,又于内部设一过道相通,使用方便。该民居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