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亭陆公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东北向西南,总面宽25.2米,进深47.7米,面积1200平方米。中轴为两进院落加后楼式布局,两边有青云巷和厢房。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形风火山墙,青砖墙花岗岩勒脚。施以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门前地堂宽广。斗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九架。前廊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木雕精美,墙上花鸟壁画工细艳丽。门厅施瓜柱梁架,后金柱间设屏门。后堂当中高悬“慎思堂”木匾,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前面轩廊施雕花板异形梁架,后为瓜柱梁架。天井两侧有庑沟通前后两进,三间九架卷棚顶。左右路两厢前座有0,后座有小天井。两条青云巷尽头与后楼相通。后楼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堂与
立轩宋公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昆东赤龙村。坐西南向东北。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有三路建筑布局,现存中路,依次为头门、中堂、后堂三进,总面阔12.2米,总进深44米。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勒脚。各个建筑物的梁架、斗栱、驼峰、雀替、封檐板、屏门、柱础、栏板等,分别运用木雕、砖雕、石雕和鎏金等民间工艺手法,以传说神话、历史典故、花卉鸟鱼以及岭南佳果为题材,雕刻细腻精致,构图巧妙严谨,栩栩如生。祠前还立有七对桅杆夹石。头门两间七架,四塾台,前后廊檐的虾公梁,内置屏门。中堂为三间十二架,前施轩廊。后堂为三间十二架。天井两侧施四架卷廊。除后堂中、后槽为瓜柱梁架外,余以柁墩、斗栱隔架抬梁。立轩宋公祠保存较好,总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木雕精美
鹤山宋氏大宗祠——中共鹤山支部、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广东江门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25.5平方米。1924年11月,中共鹤山支部在此成立。为配合广州起义,1927年12月上旬,中共五邑地委、新会县委决定在鹤山县建立苏维埃政权。随后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12月13日,按照地委的部署,吕棠、施展等人组织赤卫队和昆东等地农民,在宋氏大宗祠举行大会,公开宣告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遭国民党镇压,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第三天夭折。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一批苏维埃政权。现为鹤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和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图/宋庆文
位于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是祭祀开村四世祖德明公的祠堂。为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光绪丙戌(1886)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广三路深二进,总面阔21.1米,总进深22.9米,祠前还有一个古戏台。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七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十一架。天井两侧有卷廊。三路之间以青云巷分隔。硬山顶、龙船脊,墙壁采用“金包皮”(内夯土墙,外镶青砖),山墙红砂岩勒脚。梁架简洁古朴,施月梁,斗、升斗下部有弧度,火山角烁岩檐柱,覆盆式柱础,具有明代的建筑特点。外墙用水磨青砖,建筑木雕工艺精美,均采用格木制作。祠前古戏台用三合土夯筑,呈浅黄色,外表砌火山角质岩,红砂岩勒脚。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鹤山市雅瑶镇大桥坊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旌表宋明俦妻胡氏节孝而建。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通面阔6.40米。明间宽3.20米、高约6米,脊饰双鳌戏珠;明间正面阴刻隶书“圣旨”二字,背面刻“恩荣”二字,左右正、背面皆刻“天官抱笏”石像。枋额正、背面横刻楷书“节孝流芳”4字。次间面阔1.60米,高5米,左枋额正面阴刻“柏操”两字,背面刻“孝仁”两字;右枋额正面阴刻“冰心”两字,背面刻“守义”两字。每条石柱前后施卷云纹抱鼓石夹护,高约1米,下阔上尖,结构严谨,造型优美。现保存完好。图/宋庆文
汉秋亭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黄洞村口,年代为1936(民国二十五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2019年4月19日,被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流芳位于鹤山市雅瑶镇昆东村委会平岗村大桥坊,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8月28日,被公布为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
共青团鹤山县特别支部旧址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雅瑶村委会雅瑶罗经村,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1994年,被公布为第2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铁夫艺术家纪念地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委会侧,年代为中华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1983年8月15日,被公布为第1批文物保护单位。
隔朗文阁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纱帽岗下,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4年,被公布为第2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