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506人,80%为侨户。海外侨胞多于国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身临其境,翠竹扑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该村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前身为烈士纪念碑。1957年,广东省政府在周文雍故乡---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扬桃山兴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以敬仰先烈,教育后人。于1983年重修,1999年改扩建为烈士陵园,2012年起投资2800万元逐步完善了各项配套设施。陵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9平方米,悼念广场3708平方米,绿化面积7828平方米。陵园坐南向北,北靠325国道,建有牌坊、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塑像、悼念广场以及零散烈士墓集中保护区等纪念设施。陵园内,在20多米高的平台上建有高31.6米的纪念碑,碑上镌刻叶选平的题词“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的碑文上记录着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左面刻着陈铁军烈士的箴
马降龙村落是开平碉楼申遗的四个提名点之一,其隶属开平市百合镇,东北距开平市区15千米,坐落在潭江东岸的河谷平原,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像一条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村中翠竹森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人间仙境。该村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个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506人,海外侨胞多于国内人口,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该村80%为侨户。其村后茂密的竹丛中,掩映着15座碉楼和庐,这些碉楼和庐造型别致,保存完好,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登高远眺近观,疑为天上人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
周文雍故居位于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周文雍烈士故居为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面积73.15平方米,是清代建筑,90年代初期维修后,被列入开平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弢同志强调:一要做好故居的修复、保护工作,加强故居的日常管理维护,加大对该革命遗址的开发力度,收集整理好相关的党史资料,充分发掘烈士英雄事迹故事,制作成文字资料,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好该革命遗址,将其打造成为弘扬革命传统教育的展示点,面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二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把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惠及当地百姓。
雁平楼位于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华侨为防止匪盗而兴建,耗资三万双毫。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雁平楼建筑坐北朝南,楼高五层,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楼周围一片空旷。雁平楼楼主黄沾春生于1880年,卒于1942年。为清朝贡生黄升桂之嫡孙。1894年奉父命出洋留学,四年后回家结婚,三年后携妻妾移居加拿大,1922年举家归乡,1923年黄沾春为防止匪盗兴建了雁平楼,耗资三万双毫银。因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号称与天际飞雁齐平,故名“雁平楼”。用时参考20-30分钟交通包车前往门票不对外开放,只能外围参观景点位置开平市百合镇齐塘村委会河带村
适庐位于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0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该楼的标准层3层,顶部亭阁2层,第4层正面为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燕子窝”,窝内均设有枪眼。顶层为欧洲城堡式。适庐古色古香,堪称“三合土”碉楼的代表作。时参考30分钟交通包车前往门票不对外开放,只能-参观景点位置开平市百合镇厚山村委会虾边村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