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胡琏残敌战斗旧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下坪炮楼。胡琏兵团残部原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集团第十二兵团所属。该兵团于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被歼后,兵团司令胡琏率残部败退江西南昌。7月初,南路残敌经寻乌篁乡窜入龙川上坪地区,有一个重炮营和机-连的兵力。为迎击胡琏残兵,龙川县委指示县公安总队副总队长杨荣烈与独三大队部署歼敌。凌启培、陈德忠连队驻守下坪炮楼,倚炮楼迎击胡部;叶梓青连队配合公安总队向胡部侧面围攻;从狮子寨派部分兵力抢占下坪山坳山顶和双峰埂,占据击敌制高点。在我方三面交叉火力猛击下,逃窜的胡部散落龟缩在炮楼附近民房中负隅抵抗,经五个多小时激战,胡部残兵仓皇突围退出上坪,急向寻乌篁乡溃逃。是役击毙胡部30多人。7月中旬第二批胡琏
茶活苏区反“七县会剿”战斗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茶活村。1932年8月,广东军阀陈济棠令一主力团,会同龙川、兴宁、五华、平远、寻乌、定南、和平等七县的地方武装共五千余人,配以多门火炮疯狂“围剿”五兴龙苏区上贝浮联区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即茶活苏区)。上贝浮联区苏维埃政府区长黄清鼎和铁龙沙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黄正卿,率苏区军民奋起反击。一面令熟悉地形的游击中队长钟其(茶活村人)率队掩护群众撤离到企壁寨等山上隐蔽,一面率区乡干部、游击、赤卫队员及部分群众据守刘氏大屋独脚炮楼(茶活炮楼)奋勇抗敌。翌日,大雨倾盆,敌军四面围攻击炮楼,民兵们冒雨坚守炮楼。至第三日,炮楼遭敌击穿,楼内已弹尽粮绝,情况危急。最后,除10多名赤卫队员和群众成功突围后,
仰天堂革命旧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金龙村。1927年,仰天堂青年卢振太、黄良永在青化村刘昌明的介绍下加入寻乌赤卫队,开展地下组织活动,至1928年,在刘、卢、黄三人的策动下,大窝里、仰天堂村民卢承良、卢承金、卢建泉、黄观仁、黄水先、黄传高、黄良永、卢玉太、卢新泉、黄廷前等10多人加入了地下组织活动,他们与寻乌黄贝的易西然、鸡龙嶂的黄玉发、留畬的胡安先、胡全周等人一起在寻龙边境开展革命活动。至1930年秋,仰天堂已先后建立了农会组织、地下游击队、党小组,并逐步形成为龙川与寻乌边境地下组织活动重要的秘密交通站。仰天堂作为地下秘密交通站,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为粤赣苏区传达各种革命信息,据当地群众反映和有关资料记载,192
古柏牺牲地遗址位于龙川县上坪镇土纸厂。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后,党中央指示闽粤赣边坚持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35年2月下旬,中央苏区留下坚持斗争的原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古柏,以粤赣边区游击司令的身份来到龙川上坪青化鸳鸯坑土纸厂,召集龙川、兴宁边境的20多名苏区干部开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一说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并设法与东江地区的古大存联系,开展游击武装斗争。会议期间,青化地下交通员叛变,向乡长兼自卫总队长王敬卿告密,王即串通驻上坪的国民党县警100多人,于3月6日包围了鸳鸯坑。古柏率20多人仓促应战突围,战斗中,古柏为掩护其他人员突围,与另两名领导中弹牺牲,其余人员冲出重围。
仰天堂位于龙川县上坪镇金龙村,年代为清初(约1670年)。类别为古建筑。仰天堂为第四批河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茶活炮楼,位于上坪镇茶活村钟氏祖屋侧,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炮楼由石灰、石块、石砖砌成,占地63平方米,高13.6米,共四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广东省国民党军陈济棠部队1个团和龙川县、兴宁县、五华县、平远县、寻乌县、定南县、和平县的军警武装共5000余人,围攻上坪茶活苏区,区委书记黄清鼎(茶活人),率领33名区乡干部和赤卫队员,坚守炮楼抗敌。后由乡长黄正卿果断命令号兵钟才保率领12名赤卫队员和一批群众,开门冲出重围后,剩下的区乡干部、赤卫队员和6名群众,仍坚持战斗。因弹尽援绝,最后用煤油喷洒炮楼0-,全部牺牲。炮楼于1984年崩毁,仅存部分屋基。
下新桥,位于上坪新桥新高岭。清咸丰年间修建,桥长62.5米,宽3.8米。设两拱,拱宽11米,中间有一鹅胸式桥墩;桥面分两段,用石渗灰浆砌成,桥面用鹅卵石铺平,古时为江西与龙川客商必经之路。桥边原有一茶亭,今茶亭部分损坏,大桥保存完好,列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
江广亭,位于上坪镇金龙村与江西定南县镇田村交界处。建于明代,占地50平方米,砖石结构。1983年重修。江广亭建在江西省和广东龙川上坪交界处,列入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