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南区街道

中山市南区街道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中山詹园

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坐落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是目前岭南最大的私家庭园。中山詹园建于1998年,占地百亩,由詹园主人黄远新亲自设计,并从苏州征调百名园林能工巧匠历时五年共同建成的。其建园初衷出于为母亲建造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特以母亲的姓氏命名为詹园,后母亲感慰儿子的孝心,更为了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来感受其儿子的孝行,建议主人把园区对外开放。詹园倚山而建,一水两岸,继承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传统之余,更凸显着岭南水乡所独有的布局脉络,同时还吸收了西式园林的风格,水体和装修多呈几何形式。庭园布局潇洒,层次分明,建筑注重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调明朗,朴实素秀,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园内无论是明清古董、千年盆栽、钟

功建铁城梁公祠

功建铁城梁公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福涌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前,据《中山市文物志》记载,原建于宋代,为纪念督建香山城有功的梁氏三世祖孙泽公而建,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在原址上重建扩大。祠堂坐东北向西南,有左右两路,右路为三间两进,左路横向面阔单间,纵向面阔三间,总面阔16.9米,进深17.5米,面积约455平方米。右路为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墙脚,灰碌筒瓦,蓝釉瓦当,滴水,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头门前设三步走廊,六级花岗岩踏跺,两侧有圆形抱鼓石,花鸟木雕檐板,四根石质檐柱,石质瑞兽托脚和雀替,花卉石雕门墀,人物、花卉砖雕墀头。头门正脊、垂脊上有瑞兽灰塑。两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卷棚顶廊。后堂前有四级花岗岩踏跺,两侧有圆形抱鼓石。

曹边武侯庙

曹边武侯庙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北台社区曹边华立大街尾,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中华民国八年(1919)、2000年重修。建筑坐北向南,三间两进,两进间夹一天井,面阔11.28米,进深16.93米,面积约191平方米。硬山顶,博古脊,素胎瓦简,绿釉瓦当、滴水,青砖墙。头进为凹门廊,有木雕檐板,檐墙墙楣与内墙墙楣皆有壁画。后进为硬山搁檩结构。该建筑体现了中山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有一定价值。

下马岭茶亭

下马岭茶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马岭社区马石路尾(古为石岐南部四乡人出入之通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同治四年至七年(1865-1868)重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修,1999年修复并加建围墙。下马岭茶亭由庭院、茶亭、话茶山馆三部分组成,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茶亭混凝土构顶,由八根方形花岗岩石承托,其中六根有阴刻楹联,楹联出自多位文人之手。话茶山馆为平顶,砖混结构,花岗岩门框,门额“话茶山馆”为曾望颜所提。内有两间房间供馆人和远客住宿。院落植有两颗大樟树。下马岭茶亭相传为香山邑通往南洋必经的饮茶休息之亭。在历史上,它曾是附近文人雅士赋诗作对的去处,也为络绎不绝的客商提供憩息之所,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恒美步月桥

恒美步月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恒美社区,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单孔石拱桥,形如新月,故名“步月桥”。步月桥横跨马恒河,全场15.3米,宽2.4米,面积约为37平方米。全桥由40块长条石逼拱而成,跨度约10米,距水面约7米。桥面由7块麻石条铺成,每块麻石条长约4.8米,宽0.3~0.37米。花岗岩石桥墩,南北两端各有10级台阶。北侧嵌篆书“步月桥”石刻,南侧嵌隶书“步月桥”石刻,上款“道光癸卯”,下款“孟冬囗立”。民国时期在村口桥头建有一闸门,并在桥面上加建铸铁护栏,后拆除。2004年,南区办事处为安全起见,增建仿清花岗岩望板。该桥是当地少数尚存的清代石拱桥之一。

北台康真君庙

北台康真君庙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北台社区共和南街2号民居旁,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1984年、1990年重修。建筑坐东北向西南,有左右两路,右路为三间两进。两进间夹一天井,左路单间两进。总面阔约17.38米,总进深约20.36米,面积约357平方米。右路为青砖墙,硬山顶、博古脊,素胎瓦简,绿釉瓦当、滴水。头进前廊有两根花岗岩石柱,上有石质枋、瑞兽托脚、雀替,墀头有花果灰塑,花鸟、人物木雕檐板,檐墙墙楣与内墙墙楣均有壁画。后进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由四根木质金柱支撑。左路为硬山搁檩,檐墙墙楣有灰塑装饰。该建筑体现了中山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装饰精美,具有一定价值。

马公纪念堂

马公纪念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沙涌社区应彪路,始建于1923年,1933年建成,是先施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为纪念其父马在明而建的。纪念堂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为1278平方米,分布面积约7620平方米。正门为四柱三间三楼排放,进门中央置有一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在明亭”,亭后正中为仿意大利罗马穹顶式的两层建筑“一元堂”,右边为仿英国钟楼式的三层建筑“南源堂”,左边为仿西班牙式的三层建筑“妇儿院”,均为砖木和混凝土相结合的结构,是中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代华侨建筑,2008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沙涌文笔塔

沙涌文笔塔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沙涌社区文笔山上,始建于清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88年重修,是沙涌村民为纪念马南宝抗元抚宋有功,同时也为了壮乡声、振兴科举功名而建。塔高约18米,底周长为13米,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花岗岩台基,青砖砌筑塔身,外覆砂浆,塔呈笔尖状,简洁古朴,造型独特,塔身镶嵌“彩笔生花”石刻及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碑记。旧时曾有塔洞,重修时填堵,现塔身有部分损坏。该塔是当地少数尚存的古塔之一,有纪念意义,价值较高。2009年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竹秀园三圣庙

竹秀园三圣庙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竹秀园社区竹园路4号民居旁,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及近年重修。建筑坐北向南,三间两进,面阔11.23米,进深19.2米,面积约219平方米。硬山顶,博古脊,青砖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灰碌简瓦,青釉瓦当、滴水。头进前廊有木雕檐板,两根檐柱上有石质瑞兽托脚、雀替,人物、花鸟石雕墀头,涡卷状抱鼓石,三级花岗岩踏跺,花岗岩门墀。内山墙墙楣有花鸟、人物故事等壁画。该建筑体现了中山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渡头雷氏大宗祠

渡头雷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渡头社区云梯里1号,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十五年(1889)、1999年重修。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三进,面阔13.2米,纵深37.15米,面积约484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墙脚,博古脊。每两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两旁有廊。蓝釉瓦当、滴水,门前台阶两侧各有一抱鼓石,头门前廊有四根石檐柱,石质瑞兽托脚、雀替、挑头,两侧有塾台。头门为硬山搁檩,中堂、后堂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梁架由四根木质金柱支撑。该建筑为当地较为典型的清代祠堂建筑。

沙田三圣庙

沙田三圣庙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树涌社区沙田村,建于清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庙坐北向南,为三间三进的砖木结构建筑,第二进为香亭。面阔11.02米,进深20.08米,面积约216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灰碌简瓦,青釉瓦当、滴水。头进为凹门廊,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檐墙墙楣有花卉、狮子灰塑和人物故事壁画,花鸟木雕檐板。头进、后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中建有香亭,两边为卷棚顶廊。后进为硬山搁檩。内侧山墙嵌有三块黑麻石的重修碑记。该建筑为当地较为典型的清代庙宇建筑。

上塘华光殿

上塘华光殿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沙涌社区上塘老人活动中心旁,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清光绪年间、2007年重修。整座建筑由三座庙并联组成,坐东北向西南,总面阔20.53米,进深15.21米,面积约为312平方米。三座庙均为硬山顶,灰塑花鸟屋脊,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红砖铺地。墀头有石雕,墙楣有人物故事壁画。西边为金花庙,两间两进,中间为华光殿,单间两进,东边为康真君庙,单间两进。整座建筑保存了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装饰较为精美,有一定的价值。

曹边天后宫

曹边天后宫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北台社区曹边华立大街,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1986年,1999年重修。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进间夹一天井。面阔约11.3米,纵深约18米,总占地面积约为204平方米。青砖墙,硬山顶,博古脊,素胎瓦简,绿釉瓦当、滴水。头进有木雕檐板,门额阳刻楷书“天后宫”,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后进为硬山搁檩结构。该建筑体现了中山清代坛庙建筑的风格,有一定价值。

镇龙阁

镇龙阁(又名文阁),在沙涌村中心,该塔建于清嘉庆年间。塔分五层,塔基宽阔,塔身垂直并以疏璃飞檐相隔,塔高12.28米,塔围10米,塔前有休息亭,是村民信士休闲和祝福之地。

沛勋堂

沛勋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竹秀园社区南大街27号,建于1932年,2000年12月重修,是永安公司创办人郭乐、郭泉、郭顺等兄弟为纪念其父郭沛勋而建的。沛勋堂坐北向南,主体建筑高三层,为仿英式建筑,砖混结构,顶部置有两层钟楼。面阔14.5米,纵深18.4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67平方米,分布面积约561平方米。建筑外墙呈浅黄色,一楼大门上有拱形玻璃门楣,每层前廊均由四根仿科林斯式柱子。庭院正中有一直径3.5米的喷水池,圆形喷水花塔高2.3米。该建筑是当地典型的华侨建筑,2000年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