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仕睽墓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大鹏镇高坪村高楼屯以西高楼岭上简介:莫仕睽墓位于平南县大鹏镇高坪村高楼屯,为混凝土盖面墓,坐西向东,墓占地面积42平方米,墓有坟塜、拜台,墓堆高0.6米,直径2.8米;墓堆前立墓碑一通,碑高1.1米,宽0.65米,厚0.03米,镌刻“太平天国补王讳莫仕睽之灵墓”及碑序,墓于2002年12月重修,墓碑为2002年重修墓时所立。莫仕睽是太平天国的补王,该墓对研究太平天国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鹏化(包括大鹏、国安两个乡镇)就是天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金田起义前奏和序幕——“花洲之战”就发生在鹏化的花洲村。天京定都后,鹏山中被荣获封赠的“八王二将”就是“花洲团营”中的重要将领。其中,莫仕睽就
“阆石钟英”南汉状元梁嵩读书遗址遗址位于平南县大鹏镇政府西南1.5公里状元山半坡上的洞內,洞口向东,洞內形状不规则,洞高3米,宽2.5米,深40米,直通山顶,内有天然石台石凳。梁嵩少时牧马避雨和读书之地。梁嵩,字子高,又字仲邱。南汉白龙元年殿试《荔枝诗》而中状元,是广西历史上十大状元之一,官至翰林院学士。平南大鹏镇龙街村人,他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母子相依为命,边放牧边读书,聪颖过人。南汉白龙元年殿试《荔枝诗》进士第一(状元),以时多虐政,献《倚门望子赋》乞归养母,汉主刘龑怜而许之,厚加赏赐。梁嵩固辞不受,独请蠲免龚州一年丁赋。从之,嵩乘白马归里至平南东濠河(今白马江)过渡溺殁。州人感德,建庙岁祀不绝。《南汉书》等书载:沙垌背阆石
梁嵩故居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大鹏镇高龙村龙街屯状元坡北面半山坡上简介:该遗址位于平南县大鹏镇高龙村龙街屯状元坡北面半山坡上,为一处南宋时期的故居遗址,面积200平方米。在二次普查时,发现其旧居遗址尚存,遗址前右边古道上(距遗址约三十米),有梁嵩建状元坊,已毀;遗址前约一百米处,在名为士阁墩的土堆上,有梁嵩建的“士阁”,已毀。后山顶有个有梁嵩建的跑马坪(包括看台)长130米,宽38米,场地向东西伸展。据《平南县志》载:“梁嵩,字仲邱,鹏化里龙街人,五代时刘龑据有岭南建国称汉,乾亨四年(920)春,置选部贡举,举时士明经十数人,如唐故事。白龙改元岁乙酉(925),嵩举进士第一,官历翰林学士,因母老乞归,作倚门望子赋
太平军上帝坪团营、打武器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国安乡花洲村枫木界上帝坪简介:该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西北国安乡花洲村上帝坪(原林长坳)。上帝坪处于海拔455.5公尺高的羊牯顶山脉的二级山头,东西长200米,南北宽60米,面积1200平方米,四面深涧,山上有泉水。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在这里发布金田起义团营令,也发布了此年9月13日是花洲拜上帝会团营的日子。平南、藤县大黎拜上帝会的首领是胡以晃,他们在1848年就以花洲林长坳(上帝坪)为据点开展活动,当时教徒到处宣传“拜上帝者食天禄,享天福”,“敬邪神者,上山被虎吃,下水被蛇咬”,“有饭同吃,有钱同使”。1849年在这里秘密安装五架打铁炉打制武器。现打制武器
蒙得恩故居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大鹏镇大山村马铃屯下马铃简介:该旧居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鹏镇大山村马铃屯,坐西向东,面积400平方米,旧居已卖给张姓人建房。现张氏人还在此居住,旧居原貌已不清,现张氏住宅是四合院式建筑。1978年,马铃屯村民张文政向县文物管理所提供了一份清同治元年《幼赞王蒙时雍家书》家书,和受信人蒙上国等几个月后将房屋、田地、家具什物业出卖的契据,契据表明张文政等人现在的房屋位置就是蒙得恩旧居遗址。契中记述的道路、石基、鱼塘、田地等均保持原样,只有房屋在原有的基础上加高、扩大。整个房屋基地及田、塘、旱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契据现藏区博物馆。故认为蒙得恩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太平天国史是具
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更垌五世祖母墓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平南县大鹏镇花王村更垌屯西南500米半坡上。简介: 该墓位于大鹏镇花王村更垌屯。墓葬于乾隆壬申年戊申月甲子日申子时,嘉庆元年重修,是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五世祖母墓。墓坐西北向东南,为土堆墓,面积60平方米,墓冢呈半球形,墓冢后立石碑一通,碑文记载墓主的生率年月及后裔等,墓碑字迹清楚,碑文阴刻。碑高0.67米,宽0.48米,碑当中大字字径0.45米,小字径0.15米,该墓的发现对研究太平天国蒙得恩的身世提供实物依据。1977年8月10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102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教化岭五世祖父墓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平南县大鹏镇大山村教化屯教化岭东南面半坡上简介: 墓位于平南县大鹏镇大山村教化屯教化岭东南面半坡上,墓坐西北向东南,墓长8米,宽6米, 墓冢呈半球形,墓冢径2米,高0.90米,墓边砌青砖,墓后面墓边镶有一通墓碑,刻墓碑记,墓碑高0.75米,宽0.50米,碑中间字径为0.35厘米,该墓墓主为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五世祖父。1977年8月10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102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补王莫仕暌的陵墓座落在大鹏镇高坪村的大塘坪。莫仕暌拜上帝后,参加了花洲“迎主之战”,后来屡立战功,到南京后,封赠太平天国“殿前侍卫”,为一名外交官,后来又-为“刑部正秋僚及顶天扶朝纲补王祥千岁”之位,官至天国的刑部尚书。1864年农历元月十六日,天京陷落,莫仕暌发现自身还没战死,从乱军中逃出重围,换了服装,改名换姓,从江苏走浙江,转江西,经湖南,历经两年多的艰苦跋涉,最后回到鹏化高楼村(今高坪村)。为保性命,在村北四里许的老瘦冲搭茅寮栖身,全靠拾牛粪出卖度日,最后病死在深山老林中。其尸骨由族中兄弟安葬在大塘坪里,2002年由当地群众集资修建了一座“补王陵墓”。他是唯一有本能从天京逃回并葬身故乡的一个诸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