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石山该遗址位于官成镇旺石村大旺石山和小旺石山上,大旺山东北面山边原洞口向东南面,现已被泥土覆盖。二普时在洞内采集到灰褐色泥土和螺壳、兽骨和打制石器、石片、石料等胶结物。在小旺石山北面1个洞穴遗址,洞口向西南,洞內呈葫芦形状,洞口高4米,宽1.5米,洞深约3米,内宽2~3米,面积约10平方米,靠近洞口的地方的表土被破坏扰乱,从扰乱的土层中采集到同灰褐色的泥土胶结在一起的螺壳、蚌壳、兽骨、炭屑和砾石打制石器。其余都被板覆盖着,板盖约二十公分。遗址对研究南方古人类史有重要价值。1973年11月6日由区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普查发现的,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1]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宋地址:官成镇
六公岩古文化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旺石村石山屯小旺石山东边半山腰处简介:该遗址座落在官成镇旺石村大旺山旁的小旺石山上,距县城12公里。洞口向西南,洞內呈葫芦形状,洞口高4米,宽1.5米,洞深约3米,内宽2~3米,面积约10平方米,靠近洞口的地方的表土被破坏扰乱,从扰乱的土层中采集到同灰褐色的泥土胶结在一起的螺壳、蚌壳、兽骨、炭屑和砾石打制石器。其余都被板覆盖着,板盖约二十公分。该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遗址,对研究南方古人类史有重要价值。1973年11月6日由区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普查发现的,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1]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
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高帝山三世祖母墓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平南县官成镇新平村高帝屯独牙蜈蚣山南面简介: 该墓位于贵港市平南县官成镇新平村高帝屯北面2公里。清代咸丰十一年( 1861 )立,坐北向南,半球形墓塚,面积138平方米,原为砖墓,现只有墓门残留青砖。墓门左面立有咸丰十一年墓碑1通,刻有胡以晃及其兄弟名字,墓碑高96厘米,宽63厘米,碑文字径大的4.7厘米,小的2.5厘米,胡以晃名字径2.5厘米。该墓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实物资料。豫王胡以晃在金田起义前二年就参加了拜上帝会活动,起义前夕,他奉命迎洪秀全到他家山人村,建立隐蔽的金田起义指挥部,起义之后,清朝庭千方百计欲擒胡以晃,达不到目的之后便使尽各种威迫利诱手段向胡
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罗文村旧居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新平村罗文屯简介:该旧居位于平南县官成镇新平村罗文屯,在县城西北25公里处,始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依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原主体二进三开间,左右有附屋,砖木及夯墙结构,悬山顶。原屋15间,尚存五间,宽25.7米,深8米,205平方米,房屋主体为青砖夹泥砖结砌,有廊柱,檐墙有彩色壁画,是研究太平天国起义前清代社会经济文化及太平天国的实物资料。胡以晃是太平天国起义八杰之一,原为平南县路三里罗文村人,1851年12月在永安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5月奉命西征。攻克庐州(合肥)因功封豫王。1855年与石达开、秦日卿打败湘军曾国藩和湖广总督杨霈,三克武昌,次年在江
飞鼠岩古文化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旺石村大旺石山东南山边位置简介:该遗址位于平南县官成镇旺石村大旺山东北面山边,,距县城15公里,面积约15平方米,洞口向东南面。1973年11月区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普查发现的,属石灰岩洞穴遗址,洞内堆积着灰褐色泥土和螺壳、兽骨和打制石器、石片、石料等胶结物。对研究南方古人类史有重要价值。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1]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1981.10.29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1]7
苏村汉墓群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苏村东南面100米朗伞岭简介:该古墓群位于官城镇东苏茆村苏村屯、花王屯,距官城镇3公里。古墓群分布在苏村平原上,面积约10000平方米,80年代发现还殘存下来的封土堆计有七个,现已平毁辟为水田的有四座,苏村屯边朗伞岭的汉墓封土堆直径24米,高2米,封土堆上已全部葬满现代墓;一座在花王屯鸡地岭,一座在花王屯畲角,现已被毁平种果树,都还有封土堆的痕迹。苏村汉墓群对研究我县汉代历史有重要意义。1981年,有一座封土堆村民挖土打泥砖,在地下1米多处,发现有陶器,器型为汉代。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畅岩石山九重门古文化遗址九重门洞穴遗址官成镇岩脚屯畅岩山东南面,该遗址属石灰岩洞穴,为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的形状不规则,洞口高2米,宽1.8米,深约12米,面积约30平方米,洞内、洞外土色灰褐。二普时从地表采集到胶结成团的螺壳、砾石打制的石器,石片及各种兽骨、兽牙。遗址西面十多米处有一个小洞中亦采集到螺壳、兽骨等胶结物,该遗址是研究南方古人类史的实物依据。1973年12月6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9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官成镇双马村畅岩石山南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二程夫子读书遗址官成镇思回村畅岩山的“天南理窟”,是宋皇佐年(公元1049年)中国理学家开山祖师周敦颐给时任龚州知州程垧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授学之地。后人称周程三夫子,二程后来成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誉满中国哲学史,畅岩山也因此名扬千古。“天南理窟”,则成为研究中国理学哲学史具有非同寻常价值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