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隆劳五暴-动烈士墓及纪念碑级别:县级1988年地址:寺面镇新隆圩圩背岭东北坡1927年春,平南县农-动风起云涌,县农会筹委会常务执委李修其领导劳五区11个乡的农民,成立了劳五区农会。南昌起义后,广西地委委员宁培瑛率容县、桂平等县一批革命青年转移到平南县新隆,与广东省委派来的陈平会合,以劳五区为基地,积极发展党员,建立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宣传。1927年12月,宁培瑛派陈平率领武装,奇袭平山团局,暴-动-首战告捷。随即准备组织2000人-,举行武装起义。1928年1月18日,平南县长马翼汉奉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密令,纠集1200名兵丁向劳五区进犯。宁培瑛、陈平以新隆参赞庙为指挥部,率军御敌,浴血奋战三天两夜。2
寺面镇劳五暴-动四烈士殉难处纪念碑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寺面镇寺面村岭脚屯西山岗南面岭脚处简介:纪念碑位于寺面镇寺面村岒脚屯西山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始建于1988年,坐西北向东南,纪念碑以碑台、主碑组成,平面呈长方形,顶部有一五角星,碑台长5米,宽4.7米,面积23.5平方米。主碑正面嵌有大理石碑,刻有殉难人员简介,四烈士分別为宁培英、高鹏鹍、周绍明、周绍起。他们是平南“劳五暴-动-”的领导者、组织者,1928年1月21日在此处就义。它是人们缅怀烈士,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纪念场所。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八日,平南县长马翼汉奉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密令,纠集一千二百兵丁向劳五区进犯。宁培英、陈平以新隆参赞庙为指挥部,率军英勇御敌,
司马第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寺面镇罗泉村良山屯柴狗岭南面半坡上简介:司马第民居位于平南县寺面镇罗泉村良山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依山而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宽44米、深50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民居以主座四进三开间为轴线,左右为附屋基本对称。前座门前有地台,垒石而成,石墙上用花岗岩石砌成的码头步级。二座硬山顶,明间为抬樑式樑架结构,小青瓦盖面。檐板雕花,格子窗花。檐墙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鸟壁画。屋脊和外墙上堆塑山水、人物、风景画。三、四为主人起居之所。左右附屋各有花厅、花基、廊房。民居建筑独特,是研究清代建筑工艺和艺术的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
新隆劳五暴-动-纪念园位于平南县寺面镇新隆村,年代为1987年。新隆劳五暴-动-纪念园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隆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级别:县级时代:1927年地址:寺面镇新隆圩 1981.10.29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