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广西 > 贺州市 > 昭平县 > 黄姚镇

昭平县黄姚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境内,地处漓江下游。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绿雄奇的山峰如屏风一般,将古镇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也许正因为如此,黄姚近千年的原始风貌,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那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古老街道虽历经沧桑,在近千年的步履打磨之后,却显得更为平整光滑,泛着青光。黄姚盛产豆豉、黄精、酸梅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皇帝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近年来,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黄姚过去以商业著称,金德街就是一条商业街,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那些店铺

黄姚诗画姚江

鬼斧神工喀斯特,诗情画意姚江行。黄姚诗画姚江景区位于广西贺州市黄姚镇,距离闻名中外的黄姚古镇景区仅6公里。景区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四季如画,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美景、如诗如画般的山水意境令人向往。尤以“饮水牛山”、“猴子吃桃山”、“骆驼山”、“七彩圣旨山”、“如来神脚山”和“孔子教书山”等众多鬼斧神工的“奇”山而知名。景区最佳游览方式:乘坐竹筏,漫游于姚江上欣赏山水美景;或乘坐观光自行车,沿着姚江绿道,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地址: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笔头村白石寨导航:黄姚诗画姚江景区电话:0774-6703591日最大承载量:30000人;瞬时最大承载量5000人。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原址宝珠观,始建于明朝嘉靖3年(公元1524年),清朝乾隆9年扩建,嘉庆、道光、光绪及民国初年多次重修,供奉北帝、如来、观音,定农历三月三为庙会;过去有和尚十几人,分上下殿,砖木结构,院落式建筑,正脊有琉璃构件,硬山顶,双耳形烽火墙,琉璃瓦檐。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撤到农村,1945年夏迁到昭平县黄姚镇,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革命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爱国知名人士。1947年7月,省工委奉命撤消。1986年修复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建造钱兴塑像,同年7月举行盛大的典礼大会,同时开设纪念馆。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管

钱兴烈士塑像

贺州市黄姚古镇景区为钱兴烈士塑立的雕像。钱兴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1922年考入协和乡(今安华乡)凤南初级小学。1926年入怀集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7年考取怀集县初级中学。1931年到广州入知用中学读高中。同年秋,转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就读,参加秘密“读书会”,后参与组织“社会主义思想小组”。1933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34年参加中山大学地下党领导组织的《时代文化》读者会,后转入广州各大学进步学生组织成立的中国青年同盟,任中山大学“中国青年同盟”的支部书记。1935年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后,积极组织发动中山大学学生响应。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长兼中山大学党支部书记。1937年

黄姚古戏台

黄姚古戏台位于黄姚镇东北,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为砖本石结构,单檐歇山顶,高8米。台脚高1.6米,前台宽8.5米,后台及厢台宽约13米,面积95平方米,戏台两侧柱上有檐联一副:“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庾哉正须继以心思”。屏风上悬挂“可以兴”匾额,均为清乾隆年间当地举子林作楫题书。清光绪年间重修,1981年,县人民政府再次拨款修饰,现为县重点保护文物。

带龙桥

带龙桥位于黄姚镇新兴街边,真武山下。桥长22.7米,宽约3米多;桥分水拱、旱巩两部分。平时水从水拱流出,洪水期水位上涨,水即从旱拱流出。为明末副榜邓太和所建,后被洪水冲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乡贤古知先重建,并筑带龙楼一座于桥边。带龙楼于1958年拆除,桥现尚保存完好。黄姚古镇的带龙桥,作为古镇的标志,还出现在了我国于2016年发行的古镇邮票之中。

兴宁庙

兴宁庙在黄姚古镇东侧,是黄姚古镇景点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重修,并添建真武亭,护龙桥。庙背靠隔江山,面向真武山,左有鼓乐亭,壁上画有八仙醉酒图;右是牌坊,青砖墙,琉璃瓦盖。真武亭柱上有对联:“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是清代举人林作揖撰写。前面石柱上对联为:“襟带河山,形腾甲出”,旁书“巨川林作揖题”。中间石柱上的对联为:“山峙水停鱼鼓浪,春华秋实鸟争鸣”,旁书“云纪莫官生题”。里面的石柱上也有一副对联:“帝网万年垂保障,仙山千古仰声灵”,旁书“玉田何其璋”。护龙桥下是石溪与姚江汇合处,溪水从庙门前蜿蜒流过,越过护龙桥20多步,左有天然石门,进入石门是一大石板平铺的露天石台;右有怪石无数,石旁

‌黄姚文明阁

文明阁座落在黄姚镇东南天马山麓,前依姚江,右旁螺峰,为黄姚八景之首,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民国15年4次重修,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禄亭、惜字炉、天然图画、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楼等12个建筑物,今存8个。阁内历代名人题诗勒石颇多。1987年,自治区有关单位拨款10000元,当地群众捐资2000元,再次修茸;区政协副主席莫乃群重书“文明首第”,韦瑞霖亲书楹联。现属县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