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口泰山庙、古戏楼原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三组,因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线下,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经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批复,于2017年实施了异地搬迁复建工程,现已搬迁至丹江口市均县镇核桃园村。蒿口泰山庙古戏楼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清嘉庆十年(1805年)和清光绪十二年(1836年)重修。由前殿、后殿、戏楼三座单元建筑组成,现存房屋七间,前、后殿座北朝南,相距3米,其建筑结构与规模一致,均呈中轴线对称排列,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小青瓦顶,山墙屋架为七架,穿斗式,明间屋架为五架,抬梁式。古戏楼平面呈“凸”字形,戏台后面为化妆间,其中戏台台面高出地面2.1米,系单檐歇山与单檐硬山结合的大木小
北泰山庙墓群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东周时期墓群。由吉家院墓地、秦家坡墓地、龙脖墓地、傅家院墓地、水牛坡墓地、王家垭墓地、三座山墓地等组成,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主要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甲”字形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及车马坑等。1987~2011年进行多次发掘,清理墓葬580余座、车马坑1座,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主要有陶鼎、敦、壶、缶、豆、盘、铜鼎、戈、剑、矛、削刀、镞、车构件、盖弓帽、玉璧、璜及金箔、骨料珠等。该墓群分布范围广,出土遗物数量多,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均州古城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明代城址。据史料记载,东汉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续以修筑”,明天启二年(1622)修竣砖石建筑。城内有静乐宫、城隍庙等建筑。20世纪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库一期建设而淹没于水下。2011至2012年经水下考古探摸,形状大体呈长方形,东城墙长940米,南城墙750米,西城墙长838米,北城墙长740米,城墙高2~4米。该城址保存较好,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陈世美墓位于丹江口市肖川乡均县镇关门岩管理区,年代为清代。陈世美墓是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9日丹政发[1991]79号)。
梁王墓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管理区,年代为南北朝。梁王墓是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9日丹政发[1991]79号)。
寨河遗址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乡寨河管理区,年代为新石器。寨河遗址是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9日丹政发[1991]79号)。
丹江口红庙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芝河管理区,年代为明代。丹江口红庙是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9日丹政发[199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