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黄歇冢在距后港镇东南面8公里处的黄歇村,有一高12米.最大直径80米,周长200米的冢子,名黄歇冢。该村也因此而得名。荆门州志载:“春申君墓在州东南140里,名黄歇冢,当晴空时,西山烟丝缕缕如云,后有楚人祭祀台。”墓主黄歇(?一前238年),生于沙洋长期之滨。是战国晚期楚国名臣,楚考烈王时的楚国(令尹)宰相又名春申君,与同时代的齐国的盂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共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君子。黄歇年轻时四处游学。因其见闻广博,能说会道,为楚顷襄王所赏识,任为左徒,是咨询决策和进行外交的心腹大臣,楚顷襄王让他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停止伐楚,并与楚国结盟。后与太子完到秦国做了人质。几年后,楚顷襄王病重,太子准备回到楚国,但秦王不放,黄歇
赵家湾遗址 ——荆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第一城址1983年,原荆门县组织第一 次文物普查,在后港镇城河村五组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遗址中采集了大量石斧、石锛、红色的陶片及泥质黑陶。部分泥质灰陶和红陶纹饰中有弦纹、绳纹,器形有豆、罐等,专家学者推断该遗址为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4900年)至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前)时代。该遗址呈南北走势,北依起伏连绵的土岗岭,南临东西走向的平川;遗址以中心地带的赵家湾为轴心,自东绕南至西,一条巨龙似的土城垣圈着整个遗址。土城垣残高至5米,底宽13米左右,周长约1000米(不含北城垣)。城垣土质为白粘土,有夯层遗迹。由于原始社会的人类使用的是石器,生产工具落后,为
铁鞭古祠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铁鞭村七组,荆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其古建共三处,最北为道观建筑,共一栋三间,南北排列,最北为正殿,宽9米,纵7.8米,内中部四柱撑梁,梁为三层抬梁,东、西、北三面墙体上嵌柱,墙角各有一柱,墙面上三柱。正殿北设供台,内奉道教神君,殿中为一供桌上有铁鞭、铁鞋等早期遗物。中殿为中心四柱顶一0为近年仿早期修建。外殿分东西排列三间,与正殿同宽。进祠门为拱门,门上嵌书“铁鞭古祠”、“嘉庆五年庚申岁重建”。祠正门外15米为一正六边形香塔,第二层南、北开窗进香。塔南侧为一四层阶式影壁建筑,对塔呈环抱状,北侧书“三仙亭”字样。该古祠是东汉时期当地群众为纪念三位忠义殉节的铁匠而建。在古祠大门左侧
城河遗址地处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长湖北岸,城河流经古城址西南。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面积约70万平方米。遗址于1983年发现,命名为“草家湾遗址”,2006年更名为城河城(遗)址。城址东北边以自然高岗为天然城墙,其余方向城垣为平地土筑。城墙外壁较陡直,内坡平缓。在城址东南角、北城墙西端西部、北城西端中部、南城墙中部各有一处缺口。西北、南、西城墙外有宽约30~50米的城壕,东北部自然岗地外城壕不清楚,城址西北部略内凹。城址文化性质属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城河遗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长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内容,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江中游史前聚落布局、文明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乱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新生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歇村墓群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黄歇村,战国时代墓群。墓群中有一大冢,高13米,直径70米,据《荆门州志》记载为楚国大臣黄歇之墓。(第四批)
獾子冢墓群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松林村二组(原严仓村二组),荆门市文物保护单位。经沙洋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该墓群地处一不规则岗地西南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北与韩场村交界,东部地势较高,南、西部地势低洼,原有墓葬五座,因修建水利设施,西部一座(4号)为机台所压;东部一座(5号)因改田将封土推平。现存三座有封土墓葬,南北排列,1号墓冢位于南端,俗称“侯家冢”,封土现存高度约5米,2号墓冢居中,俗称“獾子冢”,封土高大,北部紧邻机台,西南毁坏较为严重,封土高度约8米。3号墓,俗称“窑台冢”位于北端,冢子顶部平坦,高度约3米,曾烧过窑,墓地东南有无封土堆墓葬,数量不清,曾有1座遭到盗掘,从墓葬封土推断为楚国贵族墓地。20
后港叶家湾遗址位于后港镇蛟尾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罐头嘴遗址位于后港镇罐头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遗址。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草家湾遗址位于后港镇城河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响头坟遗址位于后港镇刘院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獾子四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青龙村,年代为南北朝。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龟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金山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殷集古墓群位于沙洋县后港镇殷集村,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翰林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金山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歇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黄歇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皂角山遗址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金山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家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金山村,年代为东周。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洋金鸡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孙桥村,年代为东周。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古墓群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和平村,年代为东周。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湾墓群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庙湾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冢位于沙洋县后港镇高店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三府墓群位于沙洋县后港镇唐台村,年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滚子垱遗址位于后港镇前进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1984年7月14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