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湾,地处黄冈团风回龙山镇,当地人世代相传,回龙山原名枣儿刺岭,有九条触犯天条的小龙被东海龙王囚禁在此岭巨石之下。龙王有言:只有岭上铁树开花,九龙才能得返东海。终于岭上铁树开花,九龙返回东海。但其中一小龙思念枣儿刺岭的峻秀雄伟,毅然返回定居,此后,枣刺儿岭便被称为回龙山。回龙山上常有祥云瑞气云雾盘绕,仙气十足。回龙镇因而得名。离回龙镇约六七里,耸出一座形神俱似一头山羊的山岭。山岭海拔约300米,山势不险不陡却气势不凡,满山草木、竹树、繁花。相传这座山是一头雪白的神羊坐化而成,命名白羊山。白羊山南麓,山势三面环围着两座中间只隔着一道冲田的两上小山村。这就是林家大湾和染铺湾。在有着美丽传说的秀丽山村,从这里走出了中国革命杰出的林氏三
林氏三兄弟(林育南、林育英与林彪)出生地林家大塆地处黄冈团风县回龙山镇,是当地人自发集资修缮的三兄弟故居,虽因陋就简,但保存完好。三兄弟故居并没有连成一块整体,其中林育南与林彪故居位于林家大塆,而林育英故居位于回龙镇林家染铺湾,均为土砖建筑,基本保存了当年的风貌,故居内陈列了当年林家生活起居及耕作的器物。门票·开放时间25元交通从武汉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站坐汽车到黄冈,车程1个半小时,28元;然后在黄冈汽车站坐车到团风回龙镇。
回龙八斗湾共存社旧址位于回龙山镇林家大湾背后,白羊山南麓,清末建筑,砖木结构,硬山式民房。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后几次修复,总面积2000平方米。八斗湾是鄂东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1921年在八斗湾,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等主持召开了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等省24名进步青年参加的共存社成立大会。至此,共存社成为早期传播革命火种的摇篮,并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之一(八斗湾党小组)。陈潭秋、董必武、林育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成就了方寸之地,人杰地灵的必然。
张浩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张浩(1897—1942),原名林育英,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海员总工会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中共中央职-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抗日时期重建,一进两重,占地面积377平方米,砖木结构。张浩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
林育南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入党,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等职。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抗日时期重建,一进两重,面积63平方米,砖木结构。林育南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
东岳庙位于团风县回龙山镇回龙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万历、清康熙年重修、扩建而成。现存主体建筑和戏楼。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由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及观音殿等建筑组成。戏楼又名万年台。坐南面北,面阔三间12米,进深二间9米。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台。前台重檐歇山灰瓦顶;后台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该庙是鄂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第五批)
李四光故居位于团风县回龙镇香炉山村。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著名地质学家,提出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故居始建于清末,后改建。现故居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2间,土木结构,悬山青瓦顶。该故居是李四光童年生活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五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