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位于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脚下,地处风景秀丽的株洲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内,与天下五岳之一的南岳,中华始祖炎帝陵,革命圣地井冈山相邻,为约3亿年前发育的石炭纪白云质灰岩岩溶洞穴。镶嵌在延绵群山苍翠葱郁间的白龙洞因洞内岩溶景观“白龙马”而得名。白龙洞的“景”,体现在钟乳石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三步一景、五步一阁,万千景象,美不胜收。“石钟音乐”、“天台瑶池”、“天下第一柱”、“生命之根”、“芳莲池”、“黄河之水天上来”、“世界屋脊”、“肉条石”等为天下之罕见。白龙洞的“奇”,体现在洞内错综复杂,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外生洞,构筑成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迷宫。白龙洞因“四绝”而闻名国内外,“白龙马、古河床、古生物化石、石钟
仙人桥景点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太阳山景区鸾山镇七里村(距酒埠江35公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小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桥下洞高60余米,桥面长约20米,两头窄中间宽,最窄处仅50厘米左右,最薄处也仅2米。此桥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世上见于记载的天生桥,有的规模很大,但桥下有水的未见记载,基本上是旱谷,即不再发育的“死谷”。仙人桥峡高雄险,桥下七里峡谷曲折险美,常年流水不断,或汹涌澎湃,或悠然潺潺。峡谷里的石灰岩、火成岩、玄武岩似蹲似卧、张牙舞爪,而且谷内浓荫匝地、绝壁幢幢、瀑雨涟涟。是一条正在发育中的“活谷”,实为世上罕见。仙人桥景点以仙人桥为中心连接仙人
攸县南岸列宁室旧址于1930年由当地富户陈寿康所建,座东北朝西南,总建筑面积为214.74平方米。2008年4月县政府征收整栋房屋,同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攸县苏区和湘赣根据地西翼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奉命来攸县鸾山南岸。旧址为1932年6月-1934年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指挥驻地。为组织干部战士学习马列主义,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特将指挥所驻地左边一长屋辟为列宁室。在室内墙壁上 书写了《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大量的革命宣传标语。据说墙大部分标语为肖克将军所书。红军撤离后屋主三子陈保元(土改时为地主)刻意保留,不准洗刷。土改时,列宁室分给了贫
1930年10月中旬,攸县第一次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漕泊东冲召开,选举产生了攸县苏维埃政府委员25名,县苏维埃政府驻地就设在漕泊东冲,不久迁老漕,1931年5月迁出后,6月27日重迁老漕。在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攸县苏区建设进入全盛时期,不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土地分配、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造就了一大批革命优秀人才,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老漕攸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南岸列宁室旧址位于攸县鸾山镇。2008年12月,被认定为株洲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外墙基四向各至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