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阴市 > 周庄镇

江阴市周庄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周庄曹氏宗祠

曹氏宗祠,位于江阴市周庄镇宗言村繖墩上。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五开间三进建筑,斗栱飞檐,木雕精致,陈设古朴。依墩势建,坐北朝南。头门高闸门槛,左右院梁上雕琢双龙图案,中间通道,木栅分列两旁,飞檐斗拱,上悬红底金字“曹氏宗祠”匾额。祠前竖有“扣马石”柱,银杏桐柏分植两边, 高耸挺拔。第二进为“宗厅”,正中屏门两扇,上有笔走龙飞的巨大“福”字,传为明崇祯首辅周延儒之父“周二痴子”所书,屏门后建地台,飞檐饯角,描龙雕凤,宛如半座戏台,台屏上刻有屏联:“松风吹解带,明日照琴台”,宗厅上悬有三块巨大而精致的匾额,中匾蔚蓝底金字,为清慈禧亲笔赐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曹毓瑛“砥砺廉隅”4字,上镌慈禧玉玺印章和五爪双龙抢珠,珠为真金铸成。左匾为“博学宏词

乐群堂(含乡公所)

乐群堂(含乡公所)位于周庄中心小学内。乐群堂,五间二层西洋式楼房,乡公所为五间中式敞厅平房。乐群堂前的一排中式建筑原系周庄赵氏宗族的厅堂,民国时期作为乡公所使用,厅堂中悬挂的木板上镌刻着一副对联,“是乡有龙砂定稷张岐诸山,十五段村落,悉被回环。人杰本地灵,行见父慈子孝、夫和妇顺、兄友弟恭,自然化醇俗美,万户胪欢。郁郁乎演进文明,引养引恬犹古道;众流合白蛇青溪亭沚等水,千百亩田畴,藉资灌溉。民康由物阜,相期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庶几旧德新知,一炉共冶。秩秩焉蔚成隆盛,保厘保息赖群贤。” 这副长联是在1928年由当地人士赵--撰稿,书法家陈宗彝书写的,数十年来,众口诵传。对联从周庄的山水起笔,写出了周庄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从及

吴王八子墓

吴王八子墓,位于江阴市周庄镇宗言村繖湖村,西距张家港道300米。周庄历史悠久,文物胜迹众多,相传砂山以北筑有72个墩,曾传为“烽火墩或藏兵洞”。繖墩是诸多墩中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它占地47亩,墩高20.25米,墩围330米。历代《江阴县志》均载:“吴王八子葬于此”。是否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第八子墓葬地已难以考证,但从其形制推断,这个是春秋时期的平地石室土墩墓。该墓由四周挖出的泥土人工堆成,墓墩四周被挖低洼地积水成湖。因相传吴王八子名繖,故墓墩称为繖墩,湖名为繖湖。墓的开口处位于土墩西部,该墓为石构建筑,两壁用大黄石垒砌,顶部盖大石条。墓室不迟于明代早已打开,现为空穴,洞深32.2米、宽1.9米、高2.2米。洞口门额上刻有“珊瑚洞

中共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

0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周庄镇何家庄耿家住基。1928年1月,0江阴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在此召开,选举产生新的江阴县委领导机构。始建于1927年,2007年,进行全面修缮,并建成0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出图片85幅、实物9件、影印文件21件、文字说明1.15万字,内容涉及0江阴一大会议的基本情况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0江阴县领导机构的演变。纪念馆还通过实物和油画再现0江阴一大会议召开时的场景。

江阴卧龙湖生态园

卧龙湖生态园位于周庄镇砂山北麓,与华西村砂山北片交界,由废弃的石宕、砖瓦厂和大大小小19家企业的厂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另有山地500亩。园内植有乔木、灌木5万余株,辟有足球场、篮球场、室内游泳馆、室内健身处等多种公共活动场所,供村民休闲、锻炼。

苏光华故居

苏光华故居位于周庄镇东街。为民国建筑,是苏光华幼年居所,保留完好有五进三开间。苏光华幼年名瑞宝,1937年编入中国空军轰炸部队十四队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驾驶飞机远征日本,在日本本土散发传单,这是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本土的战斗英雄。

伞墩

伞墩位于周庄镇区北,墩上松柏苍劲,形状酷似伞盖,故得名“伞墩”,又名繖墩。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第八子薨后葬于此,就地取土垒墩,低洼处即成繖湖。伞墩以吴王八子墓、梅坞小筑、曹氏宗祠、寺庙区、生态休闲等区域为主,串联整个繖湖旅游文化景点。

唐家楼

唐家楼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集镇大西街123号,周围为商业网点及居民居住点,旁张家港河,临澄杨公路,水陆交通方便。唐家楼是周庄民族纺织工业发源象征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该楼系三开间两层三进转盘楼,阳台栏杆为铸铁件。1935年民族资本金唐维仁开办恒顺布庄后请七房桥的周汝林设计建造,周曾用黄杨木雕成“犀牛打水”台阁,循环戽水,玲珑逼真,被誉为“活鲁班”。他精心构思,用料讲究,风格独特,从头进到后进四廊贯通,檐下密布绳形木雕,门窗栏杆精雕各色图案,这是能工巧匠周汝林的又一杰作。唐家楼一共从前到后分别是营业厅、会客厅,住宅区以及生活区,豪华和气派远近闻名,唐家是周庄纺织业第二阶段的代表,他们家的恒仁顺布庄总号就开在这里。唐家楼楼上楼下的走

柳宝诒故居

柳宝诒故居位于周庄镇,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位于周庄集镇东街,为清代光绪年间江阴名医柳宝诒居住、行医、著书之地。其在此写下了《惜余医话》、《温热逢源》、《疟疾逢源》、《柳宝诒医案》等10余部医学著作。

山泉村

山泉村位于周庄镇。蜿蜒的山泉河横贯村庄。古色古香的居民住宅楼,青砖黛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泉河两岸。村内有老年活动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农民会所、会议中心、幼儿园等。

赵宗藻旧居

赵宗藻旧居位于周庄镇东街,是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美院副院长赵宗藻童年生活的老宅,为民国时期建筑,单开间二进平房。该旧居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2011年12月修复对外开放,展品陈列丰富。

三房巷文化商业街

三房巷文化商业街位于周庄镇三房巷村。全长1公里多,云集了大型超市、三房巷影视商业广场等项目,并建有文化广场及21层高的科技大楼,成为了一道亮丽的乡村文化商业街区。

吴焜烈士纪念碑

吴焜烈士埋葬处为新四军第六团副团长吴焜于1939年牺牲后的安葬地。位于周庄镇倪家巷村定山东麓。吴焜(1909—1939) 曾用名吴克刚。四川万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6军团14师46团参谋长,52团团长。参加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7?7”事变之后,根据抗战需要,吴焜被调到新四军工作,任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1938年10月,江阴地方游击武装梅光迪部在中共上海情报组织的争取下,成立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次年5月,吴焜所在的第六团与“江抗”会合,成立了江抗总指挥部,第六团改名为江抗第2路军,吴焜任第2路军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参加黄土塘战斗和袭击上海虹桥机场战斗。同年9

陶城遗址

陶城遗址位于陶城村城头上村西北,以前误认为是为南唐时期屯戍之所,遗址东西宽231米,南北长280米,1968年出土成堆古陶器,1978年烧窑取土,陆续发现60余口排列有序的泥井,其中个别为石井,井0-土数百件陶器,素面黑陶居多。另有陶纺锤、磨削石凿、石斧、骨针、青铜钺、鹿角镐等原始工具,时代有新石器时代也有春秋时代产物。2012年7月至9月,为了配合周庄镇陶城村公园的建设,江阴博物馆考古部对陶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在东部和西部各布2×10米的探沟TG1、TG2进行试掘。TG1、TG2均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从出土物和地层分析,该遗址是个人工堆积的土墩,地层有流行于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红陶釜等器物残件,可能是堆积时混入的早期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