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徐州市 > 贾汪区 > 汴塘镇

    贾汪区汴塘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芦山翻水站

    芦山翻水站建于1975年,翻水站整座建筑南北走向,全部为大石块修砌,高程41米,用浆砌,料石拱圈。翻水渠下共有35孔的连续拱券,高大雄伟、气势壮观,凝重稳定。悬渠总长315 米,跨度8.5 米矢跨比1/3,,最高基础至上端17.6 米,渠道断面2.4×2.6 米。在芦山翻水站外墙上的一块铭碑上,有这样一段介绍:芦山翻水站于1975年动用民工1100余人,开挖土方10.5万立方米,砌石2.2万立方米……建成后因漏水等原因,未投入使用。现在芦山翻水站是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翻水站,在当年也被称为红旗渠,为一处水利工程。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徐州境内建有7座这类红旗渠,芦山翻水站为其中之一。徐州“红旗渠”的建设,是受到当时河南林县红

    马头山寺庙遗址

    马头山寺庙遗址位于汴塘镇马头村马头山南坡半山腰处,后靠陡峭山壁,居高临下,地势险要。从寺庙遗址建筑布局来看,原寺庙分为前院和大殿两部分。大殿基石东西长10.8 米,南北宽7.6 米。建造地基的条石凿刻规整,其中一块上面刻有门枢窝。寺庙后来遭到破坏,寺庙名称及建造年代不详。马头山是历史名山,周边有朱古钓台子商周遗址、汉代墓葬遗址,灵音寺、玉皇寺、土地庙和马头山书院遗址,另外还有古碑石、古槐、古井以及抗日战争马头村战斗纪念地等。马头山上有李蟠放鹰处、李蟠醉卧石床、藏经洞等。

    红旗防洪闸

    红旗防洪闸又名七孔闸,位于汴塘镇汴西村南主流河上。该闸所在位置原为十八孔桥旧址,始建年代不详,后因泄洪需要,改建为现在的七孔石闸。该石闸桥闸一体两用,南北长18.8 米,闸顶宽7 米,两侧引桥长7 米,共有七孔,单孔宽2 米。此闸建筑工艺水平较高。闸体全部用石料建成,长条料石长达2h 米以上,厚0.4 米左右,打磨平整,有的进行雕花刻字,原两侧护栏上各装饰有小石狮一排,已全被破坏。红旗闸桥当时在蓄水、防洪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庄墓群

    山庄墓群位于贾汪区汴塘镇大马头村山庄自然村后山前坡地中,现场留有被盗掘后暴露的墓葬十余处。所在位置曾为村民取土场所,在取土的过程中,一些墓葬遭到破坏。墓葬多土坑竖穴结构,长约2-3米,宽约1-2米,内填夯土。2000年曾对该墓群进行过调查,估计面积约10万平方米,墓葬百余座。

    芦山墓群

    芦山墓群位于贾汪区汴塘镇芦山村西侧,村西部居民区内及村西田地里都曾发现。2002年发掘墓葬4座,为石室墓和砖石结构墓。其中1号墓偏于南部,2-4号墓集中在北侧。1号墓为石室墓,墓室南北长5.37、东西宽4.24米,由前、后室、两间耳室及一厕间组成。墓室均以长方形石板铺地。前室长1.87、宽1.99米,前室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耳室。其中东耳室长104、宽0.82米,东耳室北侧有一厕间,高度仅0.51米,厕间地面略低于墓室,其东侧有蹲坑和踏板。前、后室间有过道,后室长3.3、宽1.56米。该墓除厕间为平顶外,其余各室均为叠涩顶。墓中共发现画像石8块,主要集中在前室各壁上,浅浮雕技法,内容有神话传说、珍禽瑞兽、车马出行、庖厨宴饮、乐舞杂技等。

    朱古遗址

    朱古遗址西约1公里处为朱古山,东有马头山,为一处北高南低成坡状的台地,当地村民称之为“钓台子”。台地北侧最高出四周田地约2米,土壤中含有大量陶罐口、鬲足、绳纹瓦片等碎陶片,年代应为商周时期。据了解,该遗址原来范围很大,贾汪地方志也记载原土台南北长30米,东西长60米,高7米。现在面积约为1024平方米。

    皇庵塔遗址

    皇庵塔位于汴塘中学校内西南角,地表已无迹可寻,原塔共有六角七层,每边长2.5 米,高14 米,以青砖修筑。根据已丢失碑文记载,清康熙十三年重修,始建年代不详。

    茸山墓群

    茸山墓群位于汴塘镇茸山村茸山上。1985 年发现汉画像石一块,后作为铺桥石使用,内容为“泗水捞鼎”图,刻画的是秦始皇过泗水使千人入泗水求宝鼎的历史典故。1991 年此石被发现并捐赠于徐州市汉画像石馆。八十年代山上有被盗挖的汉墓几十处,现已被填平,现场山林茂密,痕迹难寻。

    影山墓群

    影山墓群1998 年发现,为一处两汉时期大型墓地。山顶主要是西汉中晚期石坑竖穴墓,墓上有封土,封土周围以石块砌成二层方形墓垣;周边山坡上主要是东汉石室墓或砖石混合结构墓葬,曾出土过汉画像石,内容为建筑人物、珍禽瑞兽。山坡上遍布盗洞,破坏严重。

    贾汪红门寺遗址

    红门寺原规模较大,气势壮观,后遭到破坏,部分条石等原建筑用材被村民挪用,现场到处是砖石残迹,整个遗址从下至上可看出有4个层次,呈阶梯状,最高处中间位置有一圆状突起,内凹,似为一建筑基址。该遗址东西约200米,南北100米,总体呈长方形,轮廓清晰。

    凤楼墓群

    凤楼墓群部分墓葬因村民耕种土地、采石、取土等工农业生产活动和盗掘而遭到破坏。现场可看到暴露残缺的5 处汉画像石墓葬,多南北走向,墓室后壁大多刻有“十字穿环”图案,有单室墓,亦有双椁夫妻合葬墓,所有墓葬规模均较小。

    建圯桥

    建圯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建。东西向,跨奎河,为三孔石拱桥,青石质,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法。桥长13.7 米,宽7 米,中孔净跨1.5米,矢高0.8 米。桥现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