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涵闸位于郭庄镇葛村集镇东、老秦淮河上,石质涵闸,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建。宽5.2米,闸宽0.9米,涵孔宽0.35米。属于修建在河道、堤防上的一种低水头挡水、泄水工程实施,是赤山湖流域灌溉工程的历史见证。
周宜顺、王妞妞烈士墓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墓东村北约100米。周宜顺烈士生於1949年3月,句容葛村五渚坊村人,农民。1991年6月13日在与洪涝灾害搏斗中为保为西河大堤不幸壮烈牺牲。王妞妞女,1920年生于句容磨盘下的白杨村,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曾在我四区区政府担任秘书和妇女干部。1943年1月23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当年2月2日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葛村黄木岗,年仅二十三岁。烈士墓2座。王妞妞是抗日英雄,周宜顺是抗洪烈士。烈士墓为水泥结构,两位烈士在一坟圹内。保存好。墓西100米是一条葛甸公路,南200米是村庄。东北约100米是公墓。
五渚坊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五渚坊村西北约250-500米。地处赤山湖南岸平原,共有五座封土墩,现因修郭茅路消失一座。其中四座封土墩旁均有水塘。一号墩墩周地面海拔为14.6米,面积为450平方米;二号墩墩周地面海拔为13.9米,面积为123平方米;三号墩墩周地面海拔为12.8米,面积152.5米;四号墩墩周地面海拔为14.5米,面积129平方米。一号墩保存较好;三号墩因农业生产还余三分之一;二号及四号墩因农业生产,现已顶平,保存较差余二分之一左右,高度极底;五号墩修郭茅路被毁。
邱家边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郭庄镇金星前邱家边村。地处岗地前沿。其中1号墩位于村西南300米,墩1.3米,面积144平方米;2号墩位于村北100米,墩高4.1米,面积200平方米;3号墩位于村东500米,墩高5.3米,面积254平方米。1号、2号墩长期农业开垦蚕食。3号墩保存较好。
刘庄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葛村刘庄村东约50米。商周。台形遗址,四周农田,墩高约2.8米,面积约1385平方米。地表灰土普遍,色甚浓,墩边多烧土。属湖熟文化遗存。顶平,遗址上面有农作物。
大蒋家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虬北大蒋家边村东北约300-1100米处。共有10座封土墩。地处低丘岗背,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现已消失8座封土墩,仅存2座封土墩。位于村东1000米处。其中一号墩墩周地面海拔26.6米,面积70平方米;二号墩墩周地面海拔29.7米,面积96平方米。墩体变小,墩面有杂草,无人使用。
大山边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四周为农田,西边5米是宁杭高速。遗址面积为4318米,高6.4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灰土,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该遗址保存一般,北部的赤山湖在涨水季节,对遗址的堆积时有冲刷损坏,加之长年农业开垦、公路建筑以及在遗址上建现代坟墓使其遗址堆积损坏。
白蟒台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虬山水库内。俗称牛屎坯,面积11745平方米,文化层厚4.5-5米。1981年试气掘40余平方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导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灰陶、黑衣陶为附,印纹硬陶少见。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方格纹、弦纹等。出土石斧、锛、刀、鬲等。中层陶质、陶色与下层相似,纹饰仍以绳纹为主,上层仍以夹砂红陶为主,出现釉陶和原始瓷。由此下层文化大致相当于商代中期、中层相当于商至西周,上层为西周早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
大山边遗址位于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商周遗址,四周为水田。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5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土地,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鼎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