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分宜中心县委旧址位于田心村江北组,原为谢家祠,建于清末民初。坐南向北,砖木结构,面积约181平方米。
1931年5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粉碎反革命“围剿”,决定撤销中共赣西南特区委,成立赣东、赣南、永(新)吉(安)泰(和)三个特委,直属中共苏区中央局指挥;在赣江以西地区成立湘赣省委。8月1日成立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将北路分委改为北路特委。属赣西南特区委所辖的分宜划归新成立的中共湘赣省委北路特委所辖。
由于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又失败后,调整进攻策略,增加兵力(为第三次“围剿”的2.1倍),达到63万,集中进攻湘赣苏区,以解除“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的侧翼威胁,使湘赣苏区北面北路特委首当其冲。在苏区被割裂、苏区面积缩小、北路特委也被切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分宜,一部分在安福)、且上下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于1932年2月,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撤销北路特委,成立中共分宜中心县委,下辖宜春、分宜、吉安、安福、峡江、新余。3月26日在松山村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分宜中心县委,机关先后分别驻松山村、田心江背三才公祠、油田。
中共分宜中心县委隶属中共湘赣省委,下属分宜、安福、吉安、吉水、峡江、新余等一县六区。中心县委下设政治保卫部、湘赣军区三分区司令部、兵工厂、北路医院以及肃反委员会。中心县委主要从事三项主要活动,一是武装和发动群众参加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二是开展-和白区工作,积极扩大苏区范围,三是自力更生,增产节约,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1933年4月,中心县委书记何健略、湘赣军区三分区政委徐剑、军事部长张永武等人被敌人的疯狂进攻所吓倒,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而叛变投敌,5月被开除党籍。史称“北路事件”。这也告诉人们,革命道路是艰辛残酷的,革命意志不坚定者是经不起残酷考验的。
1933年6月,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受王明“左”倾思想的打击排斥,被撤销湘赣省委书记职务,派遣到到分宜中心县委工作。王首道同志的到来,对于处理“北路事件”带来的后遗症,稳定军心民心做了大量的工作。王首道同志在田心工作5个月后,在时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的关怀下调往中央苏区瑞金,回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直到1934年4月,因工作的需要,中心县委从田心江背迁至吉安油田,又从1934年10集结于都,于10月16日跟随大部队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