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荆川宅
唐荆川原名顺之,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心学学者、抗倭英雄,常州文脉的杰出继承和发扬者。唐荆川宅松健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总建筑面积约1679平方米:东路设三个院落,西路现为四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2014年,松健堂实施了整体修缮,修缮内容包括:屋面修补、院落建筑恢复,保存历史痕迹,解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恢复原有形制,目前修缮已基本完成。
唐荆川宅分布于常州市青果巷,是建于明代万历年以前,有八桂、贞和、易书、筠星、四并、复始、松健、礼和等八堂,号称“唐氏八宅”。现存贞和、八桂、筠星、松健、礼和等五宅,1982年3月25日,唐荆川宅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贞和堂位于青果巷86号,八桂堂位于82-84号,筠星堂位于92-94号,松健堂位于12弄8号,礼和堂分东西两宅,分别位于141号和263号。现存建筑中以贞和堂楠木厅最具价值。贞和堂东临八桂堂(现刘国钧故居),西为筠星堂。贞和堂原名保合堂,取“保合太和”之意,1633年,唐荆川玄孙唐宇昭改名贞和堂。原有门厅、轿厅、大厅、二门及二进内院住宅,现大厅保持明代原貌。贞和堂大厅是常州地区保存下来的最大的楠木厅,坐北朝南,为一完整的“纱帽厅”,面阔三间13.4米,进深七檩9.5米,抬梁式木结构,五架柁梁为大型月梁,木构部分全用楠木、紫檀木精做,正间大梁有彩绘。堂内有《保合堂记》石刻4方,书体遒劲,嵌于大厅东侧的走廊墙上,系1617年明书法家、礼部尚书孙慎行为祝唐荆川子唐鹤征八十大寿所撰。唐荆川(1507-1560),名顺之,字应德。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调兵部主事。后归乡隐居,著文练武。他对唐宋古文研究颇有造诣,是明代文学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与王慎中、归有光并称“嘉靖三大家”,著有《荆川集》等。1982年三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唐荆川(1507-1560),名顺之,号荆川,常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后调兵部主事,曾视师浙江,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使,代凤阳巡抚,带兵赴任,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初一病逝途中。唐荆川学问渊博,精研天文、地理、乐律、兵法、数学。在文学上,开始追随“前七子”,后推崇唐宋散文,是“唐宋派”成员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并称“嘉靖三大家”。著文--度,主张“直抒胸臆,信手写出”,著有《左》、《右》、《文》、《武》、《儒》、《稗》六编传世,并著有《荆川先生文集》、《文右战功集》等众多著作。
天宁街道:天宁街道,位于常州市北大门,是市区繁华地段之一,为常州水、陆、空、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辖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下辖15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村(解放村),人口11万。旅游景点有:古运河风光带、红梅公园、东坡公园、两岸垂柳碧波、烟水空蒙、渔舟唱晚、龙舟竞渡。 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办事处位于常州市区北大门,是市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是常州市水、陆、…… 天宁街道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