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爱卫办和各市(州)爱卫办组织对2022年各地爱卫会申报创建的省级卫生县城、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和无烟单位进行了考核评审。评审组认为,甘孜州新龙县城、德格县城,成都简阳市高明镇等152个乡镇(街道),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街道保平社区等3071个村(社区),四川天府新区万安小学等1960个单位,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保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4826个单位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卫活动,加强和创新了社会管理,推动了城镇和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环境卫生,强化了卫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卫生水平分别达到了四川省卫生县城、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四川省卫生村(社区)、四川省卫生单位和四川省无烟单位标准的要求。 |
位于安岳县城以东,距县城11公里,毗邻石桥镇、岳新乡、坪河乡、永清镇、思贤乡、团结乡。全镇幅员面积57.3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240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0141户,总人口29801人,其中农业人口27986人,非农业人口2103人,有耕地面积2056.7公顷,其中田948.3公顷,土1108.5公顷。【自然资源】属浅丘地貌,地势凸形,海拔365米,属温暖气候,气候温和……。 |
安岳县辖乡。1930年为协和场,1932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41.2平方公里,人口2.1万。通公路。辖小桥、水源、高师、龙水、长喜、中和、泉石、它湾、治山、石盘、潭沱、羌寨、林南、瓦堂、菱角15个村委会和协和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兼产红麻、桐油。养殖生猪。.……。 |
又名太平乡,1995年以前属于内江地区管辖,由于内江地区有3个同名的太平,故1981年改名为大平。清名洪庙场、太平场,属同化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场改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析置九龙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九龙乡并入。1950年,属第十区(天林)。1958年,乡改公社。1962年,新桥公社析出。1981年,太平公社改名大平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2019年12月13日……。 |
白湾,嘉绒藏语为“岩石间”,因境内多山岩而故名。1949年,属松岗土司。1953年,设白湾行政委员会。1956年,设白湾乡,属松岗区。1958年,白湾乡高尔达、地拉秋(原称松岗楼若)划归党坝乡。1959年,撤松岗区,设白湾区,属之。1966年,设白湾公社。1984年,公社改白湾乡。马尔康县辖乡。1956年置白湾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面积250平方公……。 |
“日部”,嘉绒藏语意为“山坡上的官寨”,因官寨处于日部梁上得名。1949年,属卓克基、松岗2土司。1955年,设日部乡。1959年,木郎河一带的柯桠、达尔脚、木郎3寨合并为柯桠牛里乡,驻牛里,中热、居里日岗、果尔桑、若古合并为日部乡,驻日部梁子金官寨。1962年,柯桠牛里乡划归日部乡,达维乡(后更名康山乡)巴拉、射江2村划归日部乡。1966年,日部乡改日部公社。1984年,日部公社改日部乡。马尔康……。 |
因所辖区域为清乾隆兴兵金川后设美诺直隶厅所辖“宅雍屯”而得名。宅垄系藏语音译,意为大沟。清乾隆时期,兴兵金川,设宅雍屯,辖今宅垄、新格,属美诺直属厅四屯。1953年,置宅垄乡。1954年,析置新格乡。1959年,与新格乡合并为新宅公社。1962年,分为宅垄、新格2公社,新之波罗、日落2大队划归宅垄,宅垄元营、蕊峰大队划归新格。1966年,更名新民公社。1978年,改为宅垄乡。2019年12月,撤销……。 |
新桥乡境内有一沟,南北沟向,南北宽,东西窄,地形狭长。以前沟口新架一木桥,称新桥塘,沟因之称新桥沟。清乾隆时期,改土归流,移民设屯,设东、河西2屯。民国三年(1914年),全县设8轩,新桥设河东、河西2团。民国十年(1921年),全县设6区,新桥属第4区,辖新格、宅等到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长征经小金,设第4区苏维埃政府,驻新桥。1952年,置新桥乡。1958年,乡改新桥公社。197……。 |
沙龙乡因辖沙龙沟得名。沟口山崖古柏巨根形似虬龙,故名沙龙。清乾隆时期,属美诺厅。民国三年(1914年),属乡内八团。民国十年(1921年),为第3区署治所在地。1950年,设沙龙清匪生产委员会。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改为沙龙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1……。 |
清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动乱后,取安抚边疆之意得名。1953年,设抚边乡。1959年,乡改抚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改抚边乡。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粮台、营门、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 |
木坡,藏语“木潘”“木簸”音译,意永不衰败之意。清乾隆时期,属别斯满屯,后汉族居住区划归抚边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抚边特区,后更名第四区,汉族居住区划归抚边特区。1954年,设政置木坡乡。1958年,乡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改为木坡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木坡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 |
藏语潘安是“彼岸之意”,因乡人民政府驻潘安村而得名。1949年,属汗牛乡。1954年,属窝底乡。1962年,析置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改为潘安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潘安乡,1962年建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复潘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潘安、纳东、火地、城门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理石和……。 |
汗牛乡境内大哇村有一高原湖泊,湖中有“牛”形巨石,似牛失足深陷于间,故使名“陷牛”,“陷”字本地方言中读音如“汗”,汗牛由此得名。清乾隆时期,属汗牛屯。民国十年(1921年),属小金乡第五区,后划归第三区。1952年,设汗牛乡,辖今窝底、潘安。1954年,以春卡为界,春卡以下置窝底乡。1958年,改汗牛公社。1962年,窝底、汗牛2公社分为3公社,阿斯隆以上为汗牛公社,潘安河坝以下为潘安公社,窝底……。 |
窝底乡因境内窝底村得名。窝底,藏语,含下面之意。1949年,属汗牛乡。1954年,析置窝底乡。1958年,乡改公社。1962年,窝底、汗牛2公社分为3公社,阿斯隆以上为汗牛公社,潘安河坝以下为潘安公社,窝底公社居中。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改为窝底乡。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窝底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351平……。 |
因境内安斗贡巴寺而得名。安斗意为集中人力,物力。安斗乡境域原属安斗八寨。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麦桑拴头。1954年,由中阿坝工作委员会派驻安斗工作组。1958年10月,设安斗乡,属上阿坝区。1961年,分为华洛、派克、克哇、德格、日进贡、雄洼6合作社。1962年,雄洼合作社划归光明乡。1963年,析德格、日进贡合作社置德格乡。1973年,改安斗公社。1984年1月,公社改安斗乡。阿坝县辖乡。……。 |
阿坝县辖乡。1959年置柯河乡,1975年改柯河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46公里。面积765平方公里,人口0.1万。阿壤(塘)公路过境。辖色日、茸昆、尼木达、伊俄4个村委会。林业、牧业和农业都占一定的比重,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森林以云杉为主,麻尔曲(河)蕴藏沙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