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地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过严格规范评选,省司法厅、省民政厅下发决定,命名郑州市中原区三官庙街道电业新村社区等303个村(社区)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因象征光辉、生华、美丽光彩、繁荣之寓意,故名。2019年由和平居委会分出,沿用至今。华创社区……。 |
区域内有锦绣路。2018年陕州区政府批准成立,属大营镇管辖至今。锦绣社区……。 |
传赵姓兄弟三人在此建居时,长兄居二弟北,二弟居三弟东,取名东南赵村,因赵、朝同音,故名。1949年属灵宝县五帝乡。1958年8月成立东南朝生产大队,属大王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乡,改为东南朝村委会,属大王乡。1994年7月乡改镇,属大王镇至今。东南朝村……。 |
韩姓居于坑洼内,故名韩家坑。清属北一里。1927年属北区。1949年属一区阳光乡。1952年属六区不召寨乡。1956年属坡头中心乡窑坡乡。1958年韩家坑大队,属坡头人民公社。1961年属坡头区韩家坑人民公社。1962年撤区属坡头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改称韩家坑村民委员会,属坡头乡至今。韩家坑村……。 |
因是文峪河上第一个修建水磨的村庄,故名磨上。1958年建立磨上大队,属文峪公社。1984年改为磨上村民委员会,社改乡,属文峪乡至今。磨上村……。 |
因村处河湾,早年有寨,故名。1962年成立寨子大队,属沙河公社。1984年大队改为寨子村民委员会,属沙河乡至今。寨子湾村……。 |
以小区居民点位于连银路旁得名。2013年成立,隶属千秋路街道,沿用至今。连银社区……。 |
村原名五魁,后迁居南面沟里,故名南村。1949年6月属五亩区。1954年6月属十一区。1956年1月属五亩乡。1958年8月成立南村生产大队,属五亩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改为南村村民委员会,属五亩乡至今。南村村……。 |
因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山与川的交口而得名。解放初期属川口区。1956年1月属川口乡。1958年8月成立川口生产大队,属川口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改为村民委员会,属川口乡至今。川口村……。 |
李姓建村,村北靠土岗而得名。清末属沙渠保。1936年属沙渠乡。1937年属禹王乡。1949年属南阳县溧河区中仓乡。1958年成立李岗大队,属陈官营公社。1984年成立李岗村民委员会,属黄台岗乡。1994年撤地设市建区,属宛城区黄台岗乡。1996年撤乡建镇,属宛城区黄台岗镇,至今。李岗村……。 |
因临黄河路,故称黄河社区。清光绪三十年(1904)《新修南阳县志•县境全图》示:属十里铺保。1935年属南阳县溧河店乡。1957年属南阳县溧河公社白河大队。1982年属原南阳市卧龙岗乡。1984年属属原南阳市卧龙岗乡白河村民委员会。1994年撤地设市建区,属宛城区白河镇。1998年从白河村民委员会析出部分,设立黄河居民委员会,属宛城区白河镇。2006年更名为黄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宛城区……。 |
兴运社区位于市中心,辖区南起八一路至工业路,东起工业路至建设西路,北起建设西路至车站北路(待通),西起车站北路(待通)至八一路,总面积约0.9平方公里,辖区单位9个,私营企业4个,家属院12个,辖区居民1368户,人口4073人,辖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南邻火车站、汽车站、贸易中心,辖区集餐饮、娱乐、商店、机电市场等,形成了庞大的商业贸易体系。今年,兴运社区紧紧围绕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
因域内有幸福村居民点,故名。1994年属卧龙区梅溪街道新华西路居委会。2006年析新华西路居委会设立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卧龙区梅溪街道。幸福社区……。 |
村庄附近有竹园,故名。清末属董店地保为竹园沟。民国年间属李青店联保丁沟保。1947年属李青店区丁沟乡。1958年成立竹园沟大队,属城关公社。1966年属城郊公社。1984年改为竹园沟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竹园沟村……。 |
该庄原名庄和,意为庄内居民和睦共处,而得名,后讹为庄科。清属裕州平老上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二郎庙镇庄科保。1947年至1949年属陌陂区二郎庙乡。1955年属庄科乡。1958年成立庄科大队,属陌陂公社。1961年属二郎庙小公社。1965年属何庄区二郎庙小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后属五七公社(原二郎庙公社)。1984年改队为庄科村民委员会,属二郎庙乡。2013年改置镇,属二郎庙镇。庄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