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地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过严格规范评选,省司法厅、省民政厅下发决定,命名郑州市中原区三官庙街道电业新村社区等303个村(社区)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明初韩姓在此建村,故名。1949年属封丘县第四区。1958年为韩堂大队,属鲁岗公社。1975年属陈桥公社。1984年为韩堂村民委员会,属陈桥乡。2001年属陈桥镇。韩堂村……。 |
前李良屯社区居民20户105人,有常、魏等姓,汉族。原为明朝宰相李良后花园,后人居此,名李良屯。1983年后城中村改造,居民搬新址,名前李新村。主产小麦、玉米。收入以务农、务工为主,年人均8800元。聚落呈块状,民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楼房。街道南北6条、东西3条。幼儿园1所,商店4间。驻有卫辉市地矿局。村南与建设路相连。2015年为新乡市文明村,2016年为河南省文明村。……。 |
大司马村在镇北,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千米。村委会驻地占地3.6平方千米。居民580户2800 人,有赵、李、刘、张、徐等姓,汉族。原名大西木村。三国魏大将司马懿家眷居此,称司马。后名大司马。主产小麦、玉米。收入以务农、务工为主,年人均1.14万元。聚落呈块状,民居多为砖混结构,二层。街道南北6条、东西8条。有幼儿园、卫生室、健身娱乐场所。村南有卫柿线。2018年为新乡市文明村。……。 |
前卓水村在镇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3千米。辖区2.04平方千米。居民758户2720人,胡等姓,多为汉族。唐末建村,因村北有卓水泉,名卓水村。后以朱聂两大户形成南北两村,该村在南名前卓水。邻刘店干河、朱桥、韩小庄、后卓水。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收入以务工、务农为主,养殖家畜家禽,年人均7600元。聚落呈方形,有卫生室、健身场所,三仙庙。主街3条,外接大道。……。 |
传:北宋时,此地布有南北两个马阵,后形成两个村庄,居南,即称南马阵,后音义演变为今名。1949年为南陈马村公所,属辉县第一区、第十区。1958年为南陈马大队,属孟庄公社。1959年属梁村公社。1980年属孟庄公社。1983年为南陈马村民委员会,属孟庄乡。1988年属孟庄镇。南陈马村……。 |
2011年因水库修建而搬迁于此,为沿江村民委员会,属常村镇。沿江村在镇北部,距镇人民政府驻地1.7千米。辖区1.22平方千米。居民120,470人,吴、何、李等姓,多为汉族。2010年因修建水库,移民迁此建村。邻沿西、常西、常北、常北。主产玉米、小麦。收入以务工、务农为主,养殖家畜家禽,年人均8700元。有卫生室、健身场所。……。 |
金寨村距办事处驻地2千米。占地0.4平方千米。居民560户2630人,有杨、王、吕、任等9姓,皆为汉族。明初金氏由洪洞县居此,名金寨。耕地2770亩。今存290亩。主产小麦、玉米。以经商、务工、务农为主。聚落为块状,民居多为砖混结构、两层。街道3条。有幼儿园、小学、卫生室。驻有运输、起重机电、纽科伦起重机等企业。有纬四路、纬六路、巨人大道。……。 |
唐家庄村在镇北部,距镇人民政府处驻地4千米。村委会驻地。占地1平方千米。居民190户820人,氏有唐、于、赵等姓,汉族。初有唐姓建村故名。1947年属卫南县,1949年属长垣县。临东刘庄、韦庄、岳刘庄、前大郭。有于长马沟,耕地1400亩,机井24眼。主产小麦、玉米、水稻等。养殖家畜家禽。收入以务工、务农为主。聚落呈块状,民居砖混结构。有卫生室。村道通丁唐路、长马路。……。 |
因区域内的花园街,故名。2001年成立,属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 |
因寓意经济繁荣而得名。2000年成立,属新华街道。丰源社区……。 |
源于金代怀、孟两州总督冯道受封之地,留传至今,人口逐渐增多。分为东冯封村、西冯封村。1949年始置东冯封村公所,属博爱县第五区。1950年属焦作矿区。1953年成立东冯封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东冯封乡。1955年成立东冯封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冯封乡。1956年属王封乡。1957年成立冯封农业社,属王封乡。1958年成立冯封生产大队,属朱村红旗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东冯封生产大队,属王封公社。1……。 |
丽景取美丽风景之意,得名丽景社区居民委员会。2012年成立,属马村街道。丽景社区……。 |
传汉代李贵作这个地方,出了一中书郎,中书郎家修有一个大花园,由家丁李贵在此看守。李贵文才出众,擅长诗画,得到当时众人的赏识。李贵在花园碑上镌有诗记,署名李贵作,后人移居此地,故称李贵作。1949年,始置李贵作村公所,属修武县三区。1952年,属焦作矿区。1953年至1956年,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焦作矿区马村镇。1957年,属焦作市李河乡。1958年,设李贵作生产大队管理委……。 |
传原为孙姓在此辟窑定居,日久成村,故名孙窑。1958年,设立孙窑生产中队,属修武县人民公社方庄生产大队。1960年,随修武县并入焦作市,属方庄管理区。1961年,成立孙窑大队,属修武县方庄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孙窑大队,设立孙窑村民委员会,属方庄乡。1986年,属方庄镇。2011年,属七贤镇。孙窑村……。 |
因按姓氏及地域分为蔡巷、王巷、刘巷、李巷、庙后、黄庙、上磨等七个地方居住,故名。1948年设七方行政村,属第一区。1956年属上庄乡。1958年改七方生产大队,属皂角树公社。1977年属上庄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设七方村民委员会,简称七方村委会,属上庄乡。1992年属月山镇。2014年属鸿昌街道。七方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