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地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过严格规范评选,省司法厅、省民政厅下发决定,命名郑州市中原区三官庙街道电业新村社区等303个村(社区)为“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传此地原名五杨庙、六柏堂,清康熙年间因村中有关王庙,以庙名村。1948年成立关王庙村公所,属武陟县第八区。1953年属第七区周村乡。1955年属刘村中心乡。1956年属乔庙乡。1958年改关王庙大队,属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改关王庙村民委员会,属乔庙乡。2017年属乔庙镇。关王庙村……。 |
徐店古称续封村,原有五条大道在村中交汇(俗称五车口),交通方便,过往客商频繁,居民多开设食宿客店,其中以黄河南一徐姓人家在此开设的客店最为有名,人称徐家店,后以店名村,简称徐店。清代中后期由徐店先后析分数村,因梁姓居多,故名。1948年成立梁徐店村公所,属武陟县第一区。1953年属第一区古徐店乡。1955年属古徐店中心乡。1958年为梁徐店大队,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 |
1949年前,此村为“头一庄、关公堂、努庄、赵来得、大王庙”等小片村组成,1949年后,成为独立庄。因村长姓张(恒春),财粮姓王(金柱),故取名“张王庄”。后分为张王庄一、二、三大队,1983年更名为东、中、西张王庄,此村居东,称东张王庄。1950年属温县一区。1955年属城关中心乡。1956年属城关镇。1958年成立张王庄大队,属城关公社。1983年改东张王庄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1986年属温……。 |
据《河内县志》(清道光五年版)载:唐开元十八年(公园731)名王范村,后王姓西迁另建王村,改称范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李姓迁此后,范姓绝嗣,仍沿用原村名。1949年为沁阳县第三区范村公所。1952年为第三区范村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归紫陵中心乡。1956年改为紫陵乡范村高级农村生产合作社。1958年归紫陵人民公社,同年11月并入西向人民公社。1961年复属紫陵公社。1983年成立范村村民……。 |
莫沟村 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位于西虢镇西,常洛公路北侧,三面环沟,一面靠岭。全村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116户,691口人。党员26人,全村面积1113亩,现有农业用地871亩。莫沟村基本上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辅以运输信息产业。全村有现有农业用地871亩,小麦每亩产量500公斤,玉米每亩产量在600公斤。同时村中还建土蛋鸡养殖厂一个,规模在3000只左右;肉鸽养殖场一个,规模在2000只左右。200……。 |
三国前村南有沁河渡口,住有司姓人家,称司家口。后更名司家庄,简称司庄。1949年属第二区。1955年为司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南庄乡。1957年南庄乡第二高级农业合作社,属南庄中心乡。1958年为司庄生产大队,属南庄人民公社。1983年设立司庄村民委员会,属南庄乡。1992年属南庄镇。司庄村……。 |
因居委会位于上海城小区而得名。2019年,成立上海城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孟轲乡,名称沿用至今。上海城社区……。 |
因大化提供办公用房,有关领导意见和居民建议,有振兴濮阳化工城市之意,由此得名。2002年社区成立,隶属濮阳市市区人民路街道,2002年底,濮阳市市区更名为华龙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华龙区人民路街道至今。兴化社区……。 |
安泰社区是河南省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濮上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10972063016。 |
七保安为片村名。相传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在此作战。孙膑布下七个疑阵,也叫迷魂阵,战胜庞涓。后人在七个疑阵处建村,取永保平安之意,故名。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三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第三区。1955年,属仙庄乡。1958年,为仙庄人民公社七保安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为仙庄乡七保安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建镇,改为仙庄镇七保安村民委员会。七保安村……。 |
本村冯氏家谱记载,最早马氏在此立村。取村名马村。明初此地已有东马村、西马村。永乐年间,马、宋二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落户。后,马姓绝户,村名沿用。清朝兴起集市,改为马村集。1974年分为马村南、西、东北街,三个大队。本村为南街。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四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第四区。1955年,属马村乡。1958年,属马村人民公社马村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 |
据历史记载,明初迁民时,郝姓迁居此地,取名郝拐。后与武骆楼合并,取名双楼村。1949年,设立平原省,属平原省清丰县第一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河南省清丰县第一区。1953年,属城关乡。1954年,改属城关镇。1958年,为城关人民公社双楼大队。1982年,为城关镇双楼村民委员会。双楼村……。 |
据从前有一位皇帝微服私访,回京路过南乐,行至城南丁璨固一带,皇帝问随从周围几个村名,随从答曰丁璨固、张璨固、赵璨固。当行至今古计固村时,皇帝戏说此村该叫“古上固”了。此后改名“古上固”,后演变为“古计固”。1949年为南乐县一区古计固村公所。1956年为城关镇古计固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城关公社古计固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为城关镇古计固村民委员会。古计固村……。 |
相明代以前,此地因挖坑蓄水,积土成堆,俗称“土疙瘩”。明初,李姓自山西迁来,依土疙瘩居住成村,以地势取名“疙瘩庄”,因“疙瘩”和“格大”音同,遂渐演变为格大庄。1949年建国后,为南乐县一区格大庄村公所。1956年为吴村乡格大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杨村公社格大庄大队。1984年改为杨村乡格大庄村民委员会。格大庄村……。 |
六屯辖霍屯、高屯、张屯、陶屯、徐屯、蒋屯,合称六屯。自然村皆以姓氏命名。1945年6个自然村合成一个行政村,称六屯。1949年建国后,为南乐四区六屯村公所。1956年为谷金楼乡六屯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谷金楼人民公社六屯大队,1984年改为谷金楼乡六屯村民委员会。2020年谷金楼撤乡建镇,属谷金楼镇六屯村民委员会。六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