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根据《江苏省卫生县城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卫生镇(街道)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卫生村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江苏省爱卫办于2016年9月-12月组织专家对各市申报的江苏省卫生县城、江苏省卫生镇(乡)进行了考核评估,对申报的江苏省卫生村组织抽查。结果显示,睢宁县城、涟水县城和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等41个镇(街道)以及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柏墅村等个645村(社区)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推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促进卫生防病水平的提高,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整体水平达到了《江苏省卫生县城标准》、《江苏省卫生镇(街道)标准》、《江苏省卫生村标准》的要求。 |
彦英村位于海门市天补镇西南部,东至浒通河,西至通州市交界,南至海门河,北至10河,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茅程路西侧,相距镇政府3公里,由新安、建荣、彦英3个村合并,村辖区面积约2.67平方公里,全村41个村民组,1565户农户,总人口4020人,其中劳动力1724人,2007年全村农林牧渔总产值1968万元,增加值924万元,村集体收入4.8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旧村部租金,场地租金,一事一议。200……。 |
光荣村位于海门市天补镇正南,西与通州交界,北彦英村村相邻,东靠天元线,南与三和镇接壤,由光荣、安乐、新华3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村辖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全村39个村民组,1256户农户,总人口3445人,其中劳动力1443人,2007年全村农林牧渔总产值1485万元,增加值424万元,村集体收入6万多万元,主要收入来源于村在外能人的捐赠,村级土地租金,一事一议。2007年全村……。 |
由2001年前的龙水口村、余南村、旭升村合并而成。因其主体位置位于余东镇的南边,故取名余南村。2001年村合并,以前的龙水口村、余南村、旭升村合并为现在的余南村。后来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余南村:位于余东小学南侧。……。 |
新富村位于树勋镇西首,由原来的新富、旭光、尧令、翻身四个村合并而成。东西宽2.4公里,南北长3.5公里。东与本镇新河、新北交界,南、西与本镇启勇村交界,北与余东镇木桩港村交界。王川公里横贯东西,新尧路纵贯南北。全村总人口4118人,总耕地面积3920亩,年人均收入达9500元。目前全村有1家有限公司、8家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28户,红木加工、玩具、床上用品、足球、五金、羊毛、皮鞋是新富村的特色产业……。 |
余东镇启凤街位于余东镇镇区,由原余东村和街道合并而成,辖区总户数1960户,总人口4100多人,总耕地面积256亩。余东镇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镇,文化底蕴深厚,它始于唐,分于元,兴于明清,衰于民国。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后,因地貌形似栩栩如生的凤凰,故又有“凤城”之美誉,历史的变迁、演变,文革的破坏,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近千米长的十字老街依然保存完好,……。 |
新河村位于树勋镇政府所在地新河镇,全村总面积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1亩,总人口3923人,辖40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27名,其中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3名,60岁以上党员37名,35~59岁党员82名,35岁以下党员8名;妇女党员14名,外出经商务工党员12名,在家务农党员52名,其他党员45名;个人有致富项目的党员10名,个私企业主党员8名,参与定责上岗党员40名,近年来,新河村……。 |
戴青山村概况:戴青山村位于海门市余东镇区西交,由汤正公路与镇区相隔,东西由老通吕公路贯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理想的投资宝地。全村现有29个村民组,农户1083户,2980人口,党员92名,2650.3亩耕地。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10287元。近年来,曾先后获得海门市生态村、海门市文明村、海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海门市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为“实施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新农村建设……。 |
海门市正余镇瑞丰村位于正余镇南部,东与包场镇以老通吕公路为界,南、西、北与本镇正南、邢柏、安渡村相邻,辖区内有34个村民小组,1430户人家,4220人口中,2882亩耕地,公共社区服务中心2005年建成开投入使用,是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民生活资料连锁超市供应、农产品购销、农业科技推广、医疗服务、农民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场、警务区、人民调解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为农服务地所,辖区内规划了工业园区、农……。 |
正余镇河岸村位于正余的西南角,地处偏僻,东邻三合村,南靠余东镇,西接四甲镇,北至通吕河,共有总人口3000人,劳力1325人,共1182户,3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948亩,由原来的河岸、俞庄和六园三村合并,现有村干部5人,民主理财人员6人,农户以外出建筑装璜为主要经济来源,因农户常规耕作,外出偏低,村级经济偏弱。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村以道路建设罚突破口,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村的面貌发生了根……。 |
王浩镇王灶河村村部位于王浩镇东南角,与千年古城余东镇一桥之隔,省级汤正公路贯穿于境内。辖区内34个村民小组,总耕地2760亩,居住着1840个农户,总人口3121人。其中外来人口36人,劳动力1270人,党员85人,划分为5个党小组。王灶河村农田管理规范,2008年村内新建主干道路4.2公里,现已有5.1公里砼浇成硬质道路,计划再修建硬质道路1.2KM。村内以发展农业为主线,农业以高效特经作物为主……。 |
该村地处包场镇四周,故名。1958年行政区划为解放大队,1981年更名为包场大队,1984年更名为包场村,2001年4月由包场村、包东村、包西村合并为包场村。后来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包场村:位于包场镇西侧。……。 |
原为光明村,后因村劳防企业业绩辉煌,成绩耀眼,更名为光耀村,光耀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1956年称红星一社,1958年分队时叫光明大队,1981年更名为光耀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光耀村,1999年与三桥村合并为建桥村,2001年建桥,光华,光耀三村合并为现在的光耀村,得名后,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光耀村:位于东灶港中学东南2公里处。……。 |
海门市刘浩镇头甲村位于启东市天汾镇交界处,老通吕公路北侧,由原来的头甲、二甲、三甲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46个村民小组,1447个农户,总人口3763人,1772个劳动力,总耕地面积3719亩。村设立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8名,党员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种养殖业、外出经商等领域。2008年全村经济总量达9835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43元,分别比上……。 |
村民之间友爱互助,提升了其生活幸福感,故命名友谊村,友谊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1956年称红星十六社,1958年为友谊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友谊村,2001年村行政区划调整时,由齐心,友谊两村合并为友谊村,得名后,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友谊村:位于包场镇东北4公里处。……。 |
为纪念本村抗战烈士朱立周,故命名,立周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而得名。1956年称海宏3分社,1958年为立周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立周村,2001年3月行政规划调整后,由原陈东、立周、召明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取名立周村,后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立周村:位于临江镇东北2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