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经考核评审和公示,2017年12月,省爱卫会决定命名灌云县城、灌南县城为“江苏省卫生县城”,命名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等71个镇(乡、街道)为“江苏省卫生镇(乡、街道)”,命名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大桥社区等872个村(社区)为“江苏省卫生村”。 |
盘王村原村名磨盘王,据清嘉庆年间,安徽灵璧县王老汉带五个儿子到双沟西北黄河岸边捕鱼谋生,有一天狂风大雨、河水猛涨,他们突然发现一个磨盘大小的圆形土墩子,爬上去得救了。此后,他们在此地开荒耕种,安家落户,为了纪念搭救过他们性命的土墩子,就把庄名叫磨盘王。解放前属铜山县,1949年属双沟区白湾乡,1953年属双沟区大赵乡,1958年属双沟人民公社第二大队,1959年属双沟公社为盘王大队,1983年属双……。 |
园西村:位于观音机场北2公里处。……。 |
相传明朝年间,魏山村有乔山、小洪山和大魏山三座山相连。由于山与山之间比较低洼,雨水常年累月冲击,将山与山之间淤成平地,于是就陆续搬来许多人家居住,随着魏姓人口增多,而得名魏山村,因村委会驻地自然村魏山村,因而得名大魏村。新中国成立前属黄山乡,1958年属王集公社四山大队,1961年属王集公社魏山大队,1975年属岚山公社魏山大队,1983年属岚山乡为魏山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岚山镇为大魏村村民……。 |
明朝万历年间,胡集街北胡姓富户的长子胡来安,为人机智聪明,富有经济头脑,胡来安带领村民组成集市,后称胡集。1945年属国民党睢宁县第五区,1950属王集区胡集乡,1962年属岚山公社,1983年属岚山乡为胡集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岚山镇为胡集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胡集村:位于岚山镇西南4公里处。……。 |
因当地村民以胡姓居多,而得名胡庄。1954年属胡集乡,1956年属岚山乡,1958年属王集人民公社胡庄大队,1959年属王集人民公社胡集大队,1959年3月属王集人民公社胡庄大队,1983年属岚山乡为胡庄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属岚山镇胡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胡庄村:位于岚山镇以南3公里处。……。 |
由于清末社会治安混乱、匪患较多,为避乱防抢,清朝时期,族人捐款捐粮挖圩河、建圩墙、筑炮楼,留有四座圩门故称袁楼,该村以此取名。1958年属五星大队,1962年分为袁楼大队,1983年属岚山乡为袁楼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属岚山镇为袁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袁楼村:位于岚山镇东南6公里处。……。 |
当地黄姓人丁兴旺,发展很快,占据前大半个村庄,故名。解放后隶属官山区,1958年为黄圩乡前黄大队,1983年为黄圩乡前黄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属官山镇为前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前黄村:位于官山镇以南5公里处。……。 |
以境内有杨怀自然村而得名。1957年前属刘庙乡,1958年属官山乡为杨怀大队,1979年属官山镇为许庙大队,2001年属官山镇为杨怀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杨怀村:位于官山镇以南6公里处。……。 |
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早成立的后刘生产互助组,同时又处在村中部,刘姓家族居多而得名。清代属高景乡浪子社,民国三十六年属第二区金塘乡,1950年属高作区金塘乡,1954年属东升社第六大队,1958年属高作公社东升大队,1962年属高作公社金塘大队,1975年属高作公社小刘大队,1982年属高作公社后刘大队,1983年属高作乡为后刘村村民委员会,1993年属高作镇为后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后刘村:位……。 |
清道光十六年,夏氏家族集资在中渭河西侧,即夏庄东头,修建了夏氏宗族祠堂,人们简称夏庙。清代属子仙乡辛兴社,民国十七年属高作市,民国三十六年属第二区金塘乡,1958年属高作公社石墩大队,1976年属高作公社夏庙大队,1983年属高作乡为夏庙村村民委员会,1993年属高作镇为夏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夏庙村:位于高作镇东南2公里处。……。 |
因2002年官汪村与散杨村合并,取名官杨村。清代属子仙乡辛兴社,民国三十年属睢宁县第二区官汪乡,1950年属高作区官汪乡,1957年属高作乡,1958年高作公社第六大队,1960年高作公社新华大队,1966属高作公社官汪大队,1983年属高作乡为官汪村村民委员会,1993年属高作镇为官汪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官汪村与散杨村合并,改为官杨村,2012年属高作镇为官杨社区居民委员会。官汪村:位于高作……。 |
因家家户户打铁生炉故名陶炉。新中国成立初属凌东乡,1958年属凌城公社为光明大队,1983年属凌城乡为陶炉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凌城镇为陶炉村民委员会,2012年属凌城镇为陶炉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陶炉村:位于凌城镇以东1公里处。……。 |
当地李姓为望族,清代有两个曾考取过翰林和廪生的功名,该庄很有名气,有高高的围墙和深深的护圩沟,以防盗匪,故称李圩庄。新中国成立初期属凌南乡,1958年属凌城公社为红旗大队,1978年属凌城公社为李圩大队,1983属凌城乡为李圩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凌城镇为李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李圩村:位于凌城镇以南4.5公里处。……。 |
康熙四年,有个叫陈榜眼的在京城为官,后以讹传讹,便称该村为邦彦村。1949年属夏圩乡,1961年属邱集公社为邦彦大队,1983年为邱集乡为邦彦村,2001年属邱集镇邦彦村村民委员会。邦彦村:位于邱集镇西南2.5公里处。……。 |
明末清初,山西太原王氏七兄弟游学至此,定居成庄。雍正三年,王士作在村西头建三层楼房,时称王家楼,王楼故而得名。1958年属邱集公社为王宇大队,1963年属邱集公社王楼大队,1983年属邱集乡为王楼村,2001年属邱集镇为王楼村村民委员会。王楼村:位于邱集镇以东3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