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
洪福村于2007年12月组建,由洪公、福石岭、油麻庶、长洋、龙旗5村合并而成。村名取洪公之“洪”,福石岭之“福”,意寓“洪福齐天”之意。洪福村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位于塘源口乡的东南部,其中龙旗自然村的鲍阳、冲心坑、冲心坑尾地方系全乡最南部。南界遂昌县西坂乡西坑村,东毗衢江区岭洋乡赖家村,西邻青石村,北接塘源村,江遂公路穿村而过。境内东西南三面,峰峦叠翠,危岳插天,千米以上高峰近20座。其中,海拔1……。 |
地处山坞,四面环山,村口很窄,中为良田,胜似粮仓,故名。解放初属柴谷岭六村,1956年与玉源、王村合并为跃进农业社,1958年为塘源口管理区跃进生产队,1961年单独成立塘源口公社茹田大队,1983年底改为塘源口乡茹田村民委员会。解放初属柴谷岭六村,1956年与玉源、茹田合并为跃进农业社,1958年为塘源口管理区跃进生产队,1961年单独成立塘源口公社王村大队,1983年底改为塘源口乡王村坂村民委……。 |
江郎山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区江郎山下,总户数888户,总人口2856余人,区域总面积9932亩,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种植业主要以柑桔、水稻、食用菌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生猪、白鹅为主。江郎山村,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大自然创造了令人神往、充满奇迹的江郎山。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带动江郎经济发展的资本。那巍巍矗矗、直上云霄的三爿石,闻名省内外,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优美的传说,诱人景色,使人流连往返,吸引着大批……。 |
化龙溪村在保安路口至廿八都方向的205国道边,距市区约50公里。化龙溪村位于保安乡西南部山区,距市区55公里,205国道穿全村,全线长10公里,全村总住户数550户,总人口1830人,全村共有2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29407亩,其中耕地面积740亩,毛竹林面积15568亩,是我市毛竹面积最大的村,国家级生态公益林9113亩。共有71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化龙溪村是革命老根……。 |
浮盖山村北距廿八都3.5公里,辖3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3734.45亩,耕地总面积918亩,其中水田758亩,旱地160亩。总人口1338人,村民小组17个,党员38名。人均收入为12420元,村集体收入为65万元,人均可支配650元左右2012年主要的重点工作如果改善民生,农民如何增加收入,依托上级项目对接,1、对洋田片1000亩油菜进行低改,为农户争取项目资金15余万元,明年低改后的油……。 |
琚源村位于张村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10公里左右,全村现有人口498户,1748人,常住人口490户,1712人,有919个劳动力,党员44人,所辖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375亩。 1、琚源村的主要资源:有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是我市有名的佛文化圣地。 自然资源:琚源村现有水田、旱地等耕地905亩,山林22282亩。没有其他特色矿产。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 |
半源得名于芙蓉溪源流的中间,从源头至此正好为源流的一半,故名。西源得名于芙蓉水库东侧的狭谷为东源,该源位于芙蓉水库西侧狭谷,故名西源。明清时期属迁善乡归仁里二十一都位字庄。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为芙蓉乡9保。1950年属芳村区岩前乡1村,1956年半源与西岭脚合建西源高级社,属芙蓉乡,1959年改称西源生产队,属芙蓉管理区,1961年析置半源、西岭脚大队,属芙蓉公社,1983年改……。 |
常山县渣濑湾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速……。 |
常山县孔家弄村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064,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建县,始称定阳,建县已近1800年的历史。 交通便利。地处闽、浙、赣、皖四省咽喉,素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320国道、205国道在境内交汇。杭金衢高速公路横贯常山全境,衢常铁路正在积极筹建,规划中的九景衢铁路和黄衢南高……。 |
砚瓦山村位于青石镇南部,221省道贯穿全村,区域面积12.7平方公里。自2011年以来,砚瓦山村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为重点,结合全市开展的美丽乡村“四级联创”活动,全面致力“最美乡村”建设,并取得较好成绩。一、科学规划,布局优美。砚瓦山村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于2011年12月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构建了一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个性村庄。二、村容整洁,环境秀美。砚瓦山村……。 |
村处田畈旁,俗称田畈,因方言称田畈为田蓬,故名。村以此名。明清时期属怀义乡昭庆里廿二都国字庄,民国廿九年(1940)属仁里乡15保,三十六年(1947)为14保。1950年属溪口区东案乡3村,1956年与墅口、里村、前库、官塘坞、卢家等村合建建设高级社,1959年称东案生产队,属东案管理区,1961年析置田坂大队,属东案公社,1983年改称田蓬村委会,属东案乡。田蓬村……。 |
聚宝村基本概况常山县白石镇聚宝村,由范村村和江家坝村合并而成,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总幅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8亩,林地6380亩。辖区7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1个,党员18名。全村共有农户163户,总人口610人,劳动力400人,其中:男385人,女225人,青壮年劳动力283人。常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越国姑篾之地,战国归楚,秦属会稽郡太末县。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 |
东案乡弄坞村东邻呈村村,南邻卢家村,西邻田畈村,北邻芳村镇石塘村。全村辖5个自然村即大岭背、岭根、弄坞、和尚坞口和培山,农户360户,人口1235人,其中女性580人。外出务工人数:33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459亩,旱地面积50.85亩,山地(林)3737.5亩,胡柚面积700亩。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植胡柚或外出务工为主。历史沿革: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低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转……。 |
樊逊于元末由叠石(金川街道徐村东侧)迁此成村,故名。明清时期属博望乡华棠里十二都水字庄。民国廿九年(1940)属绣溪乡12、13保,三十六年(1947)为绣溪乡11、12保。1950年属辉埠区何家乡樊家村。1956年与江源、源口、煤山、金家、琚家、璞石等村合建五星高级社。1959年析置樊家生产队,属何家管理区。1961年称樊家大队,属何家公社,1983年改称樊家村委会。樊家村风景秀美,景色怡人,总……。 |
自高埂村被列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示范村以来,我们按照整治村以治理“脏、乱、差、散”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和“八化”的建设要求,开展村庄绿化工作。通过绿化增加村庄绿化面积,改善了村庄的生态环境,使高埂村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示范村。高埂村历来受干旱威胁,所以村民的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的意识强,村落中森林覆盖率高,主要绿化树种有樟树、胡柚、椪柑、经济林木等,但绿化树种单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