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专项规划(2018—2022年)》实施,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规范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020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善治示范村建设活动,选树了521个自治组织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范、村“两委”干部优秀的善治示范村。 |
吴家堡唐属太原县,宋属平晋县,金大定29年(1189年)随断金乡13村入徐沟县,清道光六年(1826年)《太原县志》载中堡为吴家堡,属洛阳都,民国元年(1912年)属太原县东南区,七年(1918年)属太原三区,因以王姓为主改称南王家堡,二十七年(1938年)属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太三区,次年日伪称晋泉县南马乡王家堡(为乡驻地),三十四年(1945年)属太原县为治村,三十六年(1947年)太原县改晋源……。 |
建村时因位于后汉高祖刘知远牧马坊命名。因地处太原县南部,相对于太原县北部的大、小马村而称南马村。村委会因驻南马而得名南马村民委员会。唐属太原县,宋属平晋县,明属太原县,清属太原县洛阳都,民国元年(1912年)属太原县东南区,七年(1918年)属太原三区,二十七年(1938年)属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太三区,次年日伪称晋泉县南马乡南马村,三十四年(1945年)属太原县为治村,三十六年(1947年)太原县……。 |
东、西柳林村,古名柳林,位居汾河沼泽地西南边沿,草木繁盛,绿柳成林,故名。唐属太原县,宋属平晋县,明、清皆属太原县三贤西都,民国元年(1912年)属太原县东南区,七年(1918年)属太原三区为附村,二十七年(1938年)属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太三区,次年日伪称晋泉县属柳林乡,三十四年(1945年)属太原县柳林乡,三十六年(1947年)太原县改晋源县柳林乡,1948年7月8日更属太原县人民政府,194……。 |
西蒲村基本情况西蒲村位于北格镇西北部5公里处,北与小店街办孙家寨相邻,西北面汾河是与晋源区的交界,西与刘家堡乡东草寨相接,东面与东蒲相邻,南面隔208国道与南蒲相邻。西蒲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871.3亩。其中,耕地:1649.25亩,林地:67.2亩,村庄及工矿:384.45亩,交通运输:158.5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597.15亩,其他土地:14.7亩。全村到2013年1月总人口1117人,户数……。 |
该地名来源于姓氏,因董姓人家在此建庄,故名。1970年为郝庄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董家庄生产大队,设立董家庄村民委员会;2020年4月,根据迎政发〔2020〕4号《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政府关于郝庄镇撤并村相关事宜请示的批复》,决定将董家庄村、小山沟村、小山岩村合并,合并后村名为董家庄村,村委会设在董家庄村。农村概况:董家庄村位于太原市东山地区,距太原服装城七公里,柏油路直通村内,交通十分便……。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港道位于太原市城东,本村现有人口830人,总户数260户,总面积4050亩,其中退耕还林503亩,分两个自然村,八十年代以耐火材料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运输业和村民就业,进入九十年代,根据国家环保要求,逐步转变为仓储物流,养殖,种植业。将近20%村民服装城就业。港道村村委会,村委委员由3人组成,康玉杰任村委主任,村委委员要全成、袁继国,设妇联主任:王玉英,民兵连长:袁继国,团支部书……。 |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祁家山村,位于太原市东山,东临前头河村,南临307国道,西临西祁家山村,北临占道村。一、人口情况:全村有农业人口44户,130人。二、两委班子情况:东祁家山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名,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村委委员2名。土地利用现状:共有土地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地640亩,(退耕还林面积300亩)。……。 |
孟家井村简介 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孟家井村位于市区以东,距太原火车站15公里,地势呈山区阶梯状分布。村东紧临307国道,西靠杏花岭、北至小山沟村,南与小山岩村毗邻。全村有315户居民,共计1050人,党员54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8人、五保户3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70人、参加新农合达到90%。全村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平方米,村里自然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307……。 |
全村是占地面积996.7亩的一个自然村,139户人口340人,常住人口3000余人,其中:现有耕地90亩,退耕还林119亩,枣园30亩,企业占地80亩,填沟造地150亩。 从前的东沟村一穷二白,进村路是一条“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水路”不到两米宽的坑坑洼洼土路,那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村民125户人家住的是凌乱散居的旧平房和山坡上挖的破窑洞,虽然是太原市近郊,但人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村委会连招待客……。 |
1949年属阳曲县;1950年属太原市第三区;1954年属新城区;1957年属太原市郊区;1958年属新城人民公社;1960年属尖草坪人民公社;1961年属北城区小返人民公社;1963年属太原市郊区;1970年属北郊区;1984年公社改乡,生产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为小返乡麦坪村民委员会。1997年5月,小返乡划归杏花岭区,属之。2020年3月,南坪梁村与麦坪村合并成立麦坪村。2021年撤乡设镇,……。 |
中涧河乡瓦窑头村地处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的东部,属东山丘陵地带,东临牛驼寨村,南毗山庄头村,西与敦化坊村邻连,北与牛驼村壤接。区域地貌为丘陵,位于东经111°31′~111°34′,北纬37°26′~37°27′,距东山过境高速公路100米左右,远离市中心,环境清洁,气候适宜,且紧邻乡村公路,水电资源充足,适宜大型企业投资入驻。瓦窑头村现有农户98户,人口316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75人。全村……。 |
耿家庄村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北部东与长沟村相邻,南与丈子头村和南洼村连接,西是枣沟村、北靠小返乡东坪村。距离中涧河乡政府3.5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为984.8亩、其中:耕地265.8亩、园地22.6亩、林地189.4亩、其他农用地82.7亩、建设可用地169.3亩、未利用地255亩。全村总户数90户,人口293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第三产业为主。……。 |
南翟村位于太原盆地西北部,在历史上号称“西翟兰村好地方”的汾河东岸滩涂处,新兰路、汾河东干渠从中穿过,太原绕城高速公路从企业、田园中穿行,新兰路出口位居门前。北与太原轨枕厂、横渠村、下薛村相邻,西连新翟村,东与向阳村接壤,南临滨河东路、汾河。金滩大道、翟村大道贯穿南北,是太原外八景“汾河晚渡”的历史文化景地,村位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94.1公顷(1411.11亩),其中:村庄、企业占地403.7亩……。 |
南寨村基本概况南寨村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街办管辖的行政村之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北端,地处城市近郊,四周与兴安、新华、东方、二电、不锈钢工业园区和南寨公园相邻,南距火车站12.5公里,南距飞机场24公里,南距钟楼街11.5公里。 现有村(居)民1618人,520户,辖有5个村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有5人组成。党员29人,“两委”班子成员4人,相互交叉任职。 ……。 |
阳曲村地处太原市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农业人口4660人,土地面积8856亩。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支部,党员124人。阳曲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高标准农村基层组织,争创“五个好”党支部标兵为目标,以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以党建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