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
嘉靖《宁波府志》载,原系海湾,其山“孤悬海滨,蟠屈如龙”,因名龙屿。解放前属东港乡。1951年属龙屿乡,1956年属黄避乡,1958年与上龙屿、谢家岙合建龙屿生产队,1961年析出各自建大队,1982年为公社驻地。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龙屿、上龙屿、谢家岙行政村,合置龙屿村。龙屿村……。 |
新桥镇板岭村,地处新桥镇西北部,茅石80省道线临村而过,全村共有近305户,916人,村域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50亩,耕地面积1213亩,养殖面积180亩,主要集中于崇在塘与龙王头塘,引进企业1家,为宁波汇壬针织有限公司,解决了村里妇女就近劳动力200名左右。2008年,村集体收入27万元,人均收入9118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支部和……。 |
黄溪村位于县城西郊,西沪港畔,交通便捷,南临34省道,正在建设中的象山港大桥村边穿过,村域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共678户,总人口1995人,其中党员有80人。耕地面积1460余亩,山林面积2300余亩,可用海涂养殖面积1200余亩,是牡蛎养殖历史悠久、农业、工业建设较发达村。2009年全村实现社会各项产业总收入28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1000余元。历史文化悠久,明朝的黄溪埠头载入史册。……。 |
以小灵岩山北麓山坳得名。解放前属灵照乡。1951年属黄新乡,1956年属新桥乡,1958年建灵岙生产队,1961年上灵岙、中灵岙、下灵岙3村各自建大队,1983年改为村,2004年7月撤销上、中、下3行政村,合置灵岙村。灵岙村位于新桥镇西南部,灵岩山脚,新桥镇与定塘镇交界处,由上灵岙、中灵岙、下灵岙三个自然村组成,总户籍居民204户,624人。村域总面积2693亩,其中耕地472亩,山林1411亩……。 |
富北村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南端,在2000年12月由罗北和六北两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东至四灶浦江,南临老七塘公路四灶浦村,西接海南村,北靠杭州湾新区建设管委会大楼。市级主干道西龙线横穿我村,交通、水利等条件十分便捷。 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农户1171户,户籍人口2658人,外来人口有4185人,全村有党员102人,下属生产队20个。2009年农户人均纯收入9966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15.……。 |
洋山村村民委员会委会于宁波鄞州东,距宁波市区75里,属于福泉山麓的一个半山区。东:大嵩岭,靠福泉山林场。南:福泉山望海峰,靠福泉山景区。西:与绿野村接壤。北:靠东吴镇周家岙。韩天公路到村口,公交960路终点站。往北通天童古刹,往西直达宁波市。往东翻越大嵩岭古道达大嵩滨海区,交通便捷。行政概况:一个村党支部,一个村民委员会。全村行政面积约3.6平方公里,村庄0.1平方公里。有耕田795亩,山林430……。 |
岙底网格位于藤桥镇西北部,区域总面积26.9平方公里,东接戍浦网格,南连新藤网格,西靠泽雅,北倚山福。下辖江池、呈岸、小岙、上皮山、丁埠头、江心田、吊降、底坦、林路、三新、田塘头、白脚坳等1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9949人,常住人口3281人,共有党员368人,建国前老党员12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群山环绕,陵峰起伏,坑谷纵横,流水潺潺,森林茂盛,因地处山岙底,故名岙底,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丘……。 |
1950年归属竹桥乡。1956年属桥岙乡。1958年称枫林岙生产队,属竹桥管理区。1961年称枫林岙生产大队,属上戍公社。1983年改称今名,属上戍乡。2001年属鹿城区。2011年改属藤桥镇。枫林岙村……。 |
因地处雅漾石板桥以东(下方),故名。1958年称雅漾生产队,属南雅管理区。1961年称雅漾生产大队,属南雅公社。1983年而定今名,属南雅乡。1992年划归瓯海区藤桥镇。2001年归属鹿城区藤桥镇。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行政区划调整由雅漾村,桥上村合并为雅漾村。雅漾村……。 |
平山村1958年称平山生产队,属外垟管理区。1961年改称平山生产大队,属外垟公社。1983年复称平山村,属临江乡。2001年划归鹿城区。2011年改属藤桥镇。和平村解放初属山福乡,称驿头村。1961年改称和平生产大队,属外垟公社。1982年5月更名临溪大队。1983年改称和平村,属临江乡。2001年划归鹿城区。2011年改属藤桥镇。驿头岙底村1958年称岙底生产队,属外垟管理区。1961年改称岙……。 |
宁村村即宁村所,东临城东、北新村至瓯江口岸,南倚渔池新村、教新村、沙北村、沙中村,北接江一村、蓝田村、小陡村,西与永中石浦村交界。明洪武二十年(1387),沿海防倭乱,汤和建宁村千户所,故名。全村87户3564人,有外来人口4513人,分32个村民小组,72名村民代表(妇女占45%),总面积0.99平方公里。村集体年收入500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是龙湾区海滨街道经济强村之一。宁村村是革命老……。 |
茶山街道罗胜村位于大罗山中西部,是温州生态园和茶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光秀丽的罗胜村平均海拔在500米之上,境内森林茂密,溪流纵横,奇石重叠,意趣无穷。地域宽幅的罗胜村辖内海拔自低到高分别为龙谭、洪岩、岭下、石竹、光岙5个自然村,登记在册725多户,人口2700左右。我们农业方面以杨梅、桂花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随着生态园建设的逐步推进,茶山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山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罗胜村的村容村……。 |
因瞿岙村、肇山村同属瞿溪街道,桃源水库所在地且同属桃源溪所在地,标志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而得名。肇山村:1949年称肇山村,属大岙乡。1956年称肇山高级社。1958年称肇山生产队,属三溪人民公社大岙管理区。1961年称大岙人民公社肇山生产大队。1981年更名为大川人民公社肇山生产大队。1983年称大川乡肇山村。1992年大川乡并入瞿溪镇。2011年属瞿溪街道。瞿岙村:1949年称岙底……。 |
渔潭村:村委会以驻地而得名。改革开放前有240户,1140人。耕地面积485亩(包括水、旱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柑桔等农作物。1949年称仙岩乡渔潭中村;1956年称渔潭农业社;1961年称仙岩公社渔潭大队;1984年置渔潭村委会。渔潭在河口堂以北2.7公里。古时村中有一深潭,多鱼,称鱼潭,故名。村中多胡姓,据《胡氏族谱》记载,始祖于宋乾道间三年从闽迁入定居。……。 |
“庙后”,表示村前有一山神庙。村前建有山神庙,故名。1949年称庙后村,属林垟乡。1958年称庙后生产队,属藤桥人民公社林垟管理区。1961年自然村西部和下园自然村合并,称庙后大队,属林垟人民公社。1983年称庙后村,属北林垟乡。2003年12月属泽雅镇。2019年,撤销庙后村、庙益村村民委员会,设立新的庙后村村民委员会(温瓯政发[2019]22号)。庙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