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泉庄街道 1995年5月18日,成立泉庄街道。 |
2、乐华街道 宋朝咸淳年间(1265~1274年),黄氏祖先在乐华街道境域建村居住,繁衍生息,即为现在的平乐上村,平乐下村,斜坡村和海滨村。 1899年,广州湾沦为法国租界,乐华街道境域为殖民统治下龙潮分局管辖。 抗战胜利后,广州湾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1日,接收回归祖国。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日,设湛江市,平乐属湛江市郊区。 1995年7月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区域内设立乐华街道办事处,为管委会的派出机构,对乐华街道区域实行行政管理。 1999年,撤销管理区,成立平乐上,平乐下,海头渔,海滨渔四个村民委员会。 2002年4月20日,经开发区管委会同意,乐华街道办下设置园岭,海滨东,明哲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4年,各社区成立了党支部,2009年,增设多一个观海社区。 2010年7月,平乐上村、平乐下村进行“城中村”改制。 撤销村民委员会,取消三年一次的村级民主选举,设立乐华街道。 [2]。 |
3、东山街道 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曾置遂溪县东海岛场盐课司大使,时经460余年。 清雍正年间(1723年),置遂溪县椹川巡检司。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置白鸽寨水师营及先后置东破特别区、东海区、雷东县、东海公社、东海岛试验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均设立于东山街道。 1950年初,属于东破特别区,当时称为东山乡。 1952年12月,设雷东县,东山属于第一区。 1957年4月,撤区建乡,东山乡至同年10月。 1958年10月,撤销雷东县并人湛江市郊区,合东简、民安建东海公社。 1959年8月,东海公社分为东山、民安、东简3个公社。 1961年6月,设区辖公社体制,东海区分为东山、民安、新安、东简、东南5个公社,当时东山公社下辖18个大队。 1963年2月,撤区合并小公社为大公社,由原5个并为3个:东山公社、民安公社、东简公社。 1983年6月,撤销公社,建区设乡(镇)。 东山公社改称为东山区公所,大队改为乡人民政府,区公所下辖7个乡。 1987年3月,撤区公所,改建镇。 |
4、东简街道 1950年初,东简街道境域属东硇特区,称东简乡,办公驻地东简圩中心街。 同年下半年改属湛江市东海区。 1952年,划入雷东县为第二区。 1958年10月,合东山、民安并入市郊建东海公社。 1961年,又分为东简、东南两公社属东海区。 1962年,撤销东海区复为东简公社。 1983年,改为东简区。 1987年4月,撒区建镇。 1992年,并入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1996年,镇政府办公驻地迁到东简新路口东龙大道西9号。 2010年,并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末,撤镇改为东简街道。 |
5、民安街道 1950年初,民安街道境域属于东硇特区,称民安乡。 1952年,划入雷东县,属第一区。 1958年,雷东县撤销并入湛江市郊区,合东简、东山建东海公社。 1959年,析出称民安公社。 1961年,民安成立民安、新安两个公社,其中,民安公社辖5个管理乡,新安公社辖3管理乡,同属东海区。 1962年,撤销东海区,复为民安公社。 1978年,民安公社迁址民勤路南2号办公。 1983年,公社改为民安区公所。 1987年4月,撤区建镇。 2011年末,民安镇改为民安街道。 |
6、硇洲镇 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末帝赵昺为逃避元兵追赶登基硇洲,曾升硇洲镇为翔龙县。 元朝初期,复归吴川县管理。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硇洲岛沦为法国殖民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本侵占广州湾,曾一度为日本所占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中国收回广州湾改名为湛江市,硇洲镇归湛江市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2日,设东硇特区。 1949年11月19日,湛江市解放,硇洲岛由湛江市军管会管辖。 1950年5月,设立硇洲区人民政府。 1952年2月,划归雷东县。 1958年7月,撤销雷东县,划归湛江市郊区。 1958年10月9日,设立硇洲公社。 1968年7月3日,改为硇洲革命委员会。 1973年2月8日,恢复硇洲公社。 1983年3月2日,设硇洲区公所。 1987年5月2日,改制为湛江市麻章区硇洲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