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拟命名名单 (3316个) |
朔州市平鲁区辖乡。1958年建白堂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13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万。木瓜界煤运铁路过境。辖南上窑、白堂、石崖湾、高家沟、马蹄沟、西易、东易、潘家窑、旧安太堡、施庄、太西、上黑水沟、下黑水沟、马鞍山、陶卜洼、白辛窑、党家沟、前进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糜黍、谷子、马铃薯。乡镇企业以采煤、运输、建材业为主。辛亥革命后第一届国会议员刘芪堂出生于此。.……。 |
北周庄镇是山阴县的一个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工业强镇,境内208国道、大运公路,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西邻县煤炭生产基地,运煤专线岱马路东西横穿,资源优势良好,截至2004年底全镇有人口16730人、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完成地税163万元、国税621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002元,人均GDP可达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990元。全镇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
羊头崖乡位于寿阳县城南16公里,东南邻和顺县、昔阳县,西南接榆次区,潇河流经境内,省道九榆线穿乡而过,交通便利。区域面积213平方公里,历来为寿阳县重要的产粮基地和优质小杂粮种植区域。近年来全乡大力发展核桃林种植,计划用5年时间,种植面积30000亩,目前已种植3000亩。 全乡21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总户数3200户,总人口9268人,其中农业人口2766 户, 8878人,耕地面积563……。 |
翟店镇古称石龙镇,又名翟店街。位于稷山县西南15公里处。辖23个行政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耕地面积5.9万亩。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晋、陕、豫交界地带的一个商贸重镇,而今,境内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省道台运路穿境而过,县道清通路、西环路纵横交错。土特产饼子、麻花名扬三晋,红枣、苹果、葡萄、柿饼等干鲜果类远销省外,是稷山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翟店镇坚持走以农业稳镇、以工业富镇、……。 |
岢岚县撤销神堂坪乡,整建制并入三井镇。以原神堂坪乡和原三井镇的行政区域为三井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三井村。岢岚县辖镇。1958年设三井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 岢(岚)太(原)、岢(岚)大(同)铁路和阳(方口)兴(县)公路、209国道过境。乡镇企业以农机、运输、商贸、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主产葫麻、葵花、莜麦、土豆。.……。 |
因位处五台山中部,五峰环抱,故名。台怀镇原址在五台山中部,清水河畔,因五峰环抱现而得名,附近是著名的五台山寺庙群。前清时,台怀曾为皇家行宫,康熙、乾隆多次巡游、居此。台怀是当地集镇,每年接纳无数旅游客商。.……。 |
翼城县辖镇。1961年析里砦跃进公社设里砦公社,1984年设里砦镇。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2公里。面积96.5平方公里,人口2.7万。通公路。辖里砦、西角、开化、张桥、吉壁、感军、唐城、东韩、天马、西续、东续、西沟、南石、西午寄、老官庄、洞儿洼、挂里、神沟、上韩、郑壁、阎强、北续、阎村、北石、郇壁、东午寄26个村委会。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玉米、豆类、苹果等。乡镇企业有炼铁厂、铁矿厂、选矿厂等。省级……。 |
临县辖乡。1958年建城庄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38.1平方公里,人口1.9万。通公路。辖城庄、小马坊、后小马坊、甘草沟、北新舍窠、东寨上、武家坪、上周家坪、侯家崖、前王家庄、太平、袁家山、问家沟、中高家沟、靳家沟、西会、阳宇会、东柏、明务塔、上西沟、上刘家山、土门口、赤崖会、郑家湾、大店、上城庄、东南沟、松峪、曹家源等3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高粱、玉米、马铃薯。……。 |
据志书记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后晋任太原节度使、北平(太原)留守,北平王时曾在此筑堡屯兵。到明代中后期,刘知远筑堡屯兵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村,约在明嘉靖年间始称刘家堡村。太原王氏后裔王伯聚元末明初从河西蚕石村迁居汾东柳林,即是现在的刘家堡村。村委会驻刘家堡而得名刘家堡村民委员会。民国元年(1912年)属太原县东南区,七年(1918年)属太原县三区为支村,二十七年(1938年)属清太徐抗日民主……。 |
因以所在居民点名称(寺底)而得名。处于开化峪开化寺下,故名。1949年外七区(罗城)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1年属第六区(罗城)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3年属晋源区罗城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属晋源区罗城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1958年属河西区南堰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管理区;1960年属河西区义井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61年属罗城人民公社(城市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 |
西邵村位于姚村镇西南处,东临大元,西街固驿,南靠武警大队,北依太汾公路并邻接洞儿沟村,且交通便利。西邵村隶属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管辖地,全村占地面积1680亩,耕地面积480亩,人口总数1232人、334户,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村民祖辈以小作坊造纸为主,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小作坊模式已经被现代化规模企业所取代,铸造、现代化造纸、精美合金等企业的不断成立。拓宽了人们选择就业和……。 |
东高白村全村人口2700余人,妇女人口1200余人,830余户,是太原市蔬菜供应基地之一,是清徐县改革开放后较早发展乡镇企业的村庄之一。现有大小企业34家,其中山西亚鑫、太原港源、山西新能源等大型企业就位于境内。有党员141人,女党员17名,村民代表25名,理财小组成员5名,坚持“两议五公开”的工作方法。劳动力主要就业于企业,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租赁。多年来先后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标杆村……。 |
杨房村地处清徐县的最南端,毗邻山西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水塔集团,南与祁县接壤,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原小村。全村现有443户人家,1661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另有蔬菜、葡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为辅。全村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47人。近年来,杨房村在孟封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以-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录古咀位于阳曲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于黄泥路以北,总面积7000余亩。拥有耕地5400余亩,退跟还林地1890亩,现有本地村民923人,共计381户。含5个自然村,分别为录古咀、北郁利、碧山、牧角、兰家咀。村共有0党员54名。一直以来各村有专人为村面进行环境保洁,确村民有个卫生干净的生活环境。2013年人均纯收入7355元。 2010年,我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中经济以农业种养殖为主。主……。 |
西黄水村位于侯村乡南面,紧衔太原市尖草坪区,交通便利,下辖下庄自然村,总人口1718人,信教人口680余人,总户数663户。耕地面积有3800亩。共有党员32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民代表32人,其中女代表2人。 近年来,西黄水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同心协力,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实施“四议两公开”,坚持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