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2023年度四川省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单位[7]
2023年度四川省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单位[7]
四川省民政厅正式公布2023年度创新基层群众自治试点单位名单 |
银河社区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惠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422105202。 |
长玉村位于略坪场镇西北部,距略坪场镇1公里,与文明、安平、高玉、前龙村接壤,全村共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6户,总人口2102人,幅员面积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6亩,交通、水利十分便利,罗绵路纵横全境,河黄路绕村而过,四条7公里水泥路面直通各组,机耕院落道路连通各户,人民渠、玉女堰横贯全村,全村主要以种、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每年达到700-1200余亩,蔬菜面积5……。 |
天星村位于三泉乡西北3公里处,地处山区,群山环绕,环境优美,地势三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属典型山区丘陵地形。幅员面积4.45平方公里,总人口1022人,下辖8个社,其中2个高山社。已建3.3公里村道水泥路,规划新增2公里高山社村道水泥路,沿线环境整治效果年年有提升;先后搬迁3户,重建农房179余户,全面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8.5公里,新增变压器4台,硬化水网渠系8.5公里,全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提……。 |
解放前,有两位老人在小河沟修建一座平板石桥,一位名叫于世海,另一位叫任天龙,所以取名海龙桥,村以桥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凯歌公社二大队;1984年5月撤公社设乡,属龙头乡海龙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龙头和常理合并为常理乡海龙村;2003年12月成立安居区,属安居区常理镇管辖至今。海龙村……。 |
境内有一座桥,桥边长满黄桷树,名黄桷桥,村民沿此聚居于此,故名。原为四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时以驻地黄桷桥而命名为黄桷桥大队。1984年撤大队为村,设立黄桷村。朝阳镇黄桷桥村,位于朝阳镇东北方位,辖区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总户数638户,总人口2065人,有10村民小组,党小组7个,党员50人,耕地面积 1500亩,其中:水田740亩,旱地 860亩,以(农业、柑橘等)农业特色为主。……。 |
油坊沟社区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511323002013。 |
此地地形形似一朵莲花,居住于此处的群众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解放前属复兴乡公所,1950年改保为村,为复兴乡同义村,1952年土改建政,为府河乡同义村,1958年为双江人民公社同义大队,1959年为府河乡人民公社同义大队,1962年为复兴人民公社同义大队,196年文革时期改为努力大队,1981年更名为牧马人民公社莲花大队,1983年撤社改乡,为牧马乡莲花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合乡并镇,为武……。 |
此地境内原搭设有一片练武用的棚子,故名。解放初为永和村,1958年为民主大队,1981年因县内重名故更名为棚村大队,1984年名为棚村村。2007年合村并组时民和村并入该村。2020年,保留建制。棚村村简介经济社11个,总人口3846人,总户数:1042户,田土面积:3412亩,已硬化村道:3条7公里。社道硬化10公里,未硬化社道3公里。渠系:U型渠防渗工程5公里,未防渗20公里。山坪塘:8口,未……。 |
原来属宜宾县高场镇蒋坝村民委员会,于2004年3月15日划为新发乡蒋坝村民委员会,又在2014年改为屏山镇蒋坝村民委员会,位于屏山镇东南部,位于屏山镇西北部,幅员面积6.16平方公里。东邻宜宾县高场镇丰收村,南临大乘镇三合村,西临新农村,北临石盘村。本村居民有798户,总人口3034人,下有14个村民小组,蒋坝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8名,本村现有工作人员4人。蒋坝村委会总面积450平方米,配套设施……。 |
马村社区地处开佛场镇的西北面,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有6个自然村民小组,有334户,1340余人,现有千亩水产养殖基地1个,千亩柑橘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千人新村聚居点1处。2018年实现人均收入15680元。先后创建为四川省“四好村”、省级“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等。马村是全市著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千人新村聚居点有新型别墅式洋房150余幢,白墙黛瓦的水乡田园风情让人留恋忘返。引……。 |
三台村位于前锋区南部,距观塘镇五公里,东与仙石接壤,南与河星接壤,西与继光接壤,北与新院接壤,幅圆面积有三公里,全村耕地面积641.75亩,退耕还林面积415.5 ,全村共有七个村民小组,382户1269人,其中农业人口1240人,非农业29人,男712人,女557人,劳动力641人,常年在外518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51亩,全村以种植粮食,蔬菜,花椒和养殖猪,鸡,鸭为主要产业。……。 |
根据当年红军长征胜利,而继承这种紧密团结群众,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命名。1953年为石桥村,1958年更名石桥管理区,1962年更名石桥大队,1981年因地名普查重名,经竹府发[1982]1号文件命名长征大队,1983年更名长征村,2004年5月高安、长征两村合并为长征村,沿用至今。长征村……。 |
因地形不平,斜坡大,故名。1949曾属斜坡三寨管理区,划归松潘县、南坪区。1960年为永和乡人民公社,1985年更名为九寨沟县永和乡斜坡村。斜坡村……。 |
指桥的旁边,故名。1984年设立地洛乡人民政府时命名为桥边村,一直沿用至今。桥边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