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早年有袁姓人家居此地而得名。
相传清嘉庆十年(1805年),有一陈姓道台定居此地,绝大部分土地为其所有,故名陈家坝。
因境内椒溪河、蒲河、汶水河汇合后,沿峡谷南流至大河坝处豁然宽阔,水流平稳,形成宽坝而得名。
因境内西岔河而得名。
因原名“药坝”“药朳”,以盛产中草药而得名,后谐音为岳坝。
据碑载,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住有昌姓农民,故名昌家坝,后讹传为长角坝。
石墩河村北500米处的蒲河西滨,一块巨石上有直径1.1米空穴,其形如囤。后谐音为墩,故以墩称,得名石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