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依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河南省地方标准,经各省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乡村振兴局遴选、测评、推荐,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认定郑州市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等40个村为全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 |
南岭新村位于小关镇南部山区,属革命老区,距省会郑州50公里,地处一小时黄金旅游城市圈,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816户,2716口人。村内有蝴蝶谷、人头山、鸡冠山、黑风寨、大圣庙等景点,汇聚了田园、山地、林海、奇石、峡谷、峭壁,红叶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是郑州市的后花园,市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南岭新村森林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2345.8亩,国家公益林面积23000亩,省级公益林面积7800亩,退耕还林……。 |
据《密县志》记载:位于马庄西南山脚下,有条天然的石灰溶岩洞,深三华里,宽7米,高约3米,四季流水不断。相为古代神仙广成子所居,黄帝曾来此访道。有三千年的历史,故称神仙洞。1948年属米村区,1965年属尖山公社。1980年成立神仙洞大队。1983年撤销神仙洞大队选举产生神仙洞村民委员会,同年公社改乡,神仙洞村民委员会属尖山乡。1996年米村撤乡建镇。2005年尖山乡划归米村镇,2006年成立尖山风……。 |
清咸丰五年(1855年),张姓迁此建村,故名张庄。后张姓全部外迁,现仍称张庄。1958年成立张庄生产大队,属爪营公社。1975年自爪营公社析设东坝头公社,改属东坝头公社。1983年12月改张庄村民委员会,属东坝头乡。2018年10月13日,东坝头乡撤乡建镇,属东坝头镇至今。张庄村……。 |
拨云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4103219。 |
据河床底下藏有大量铜矿,每年冬季河水不会结冰,故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属太和里车村保。1932年属南区车村里。1941年属伊鲁嵩县第三区。1949年2月复归嵩县,属车村区。1952年为铜河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铜河大队,属车村人民公社。1961年复属车村区。1963年撤区并社,属车村人民公社。1984年为铜河村民委员会,属车村乡。1995年8月,车村乡撤乡建镇,属车村镇……。 |
石泉村 位于正村乡北部,与北沟村、王庄村等为邻。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49户,总人口982人,耕地面积97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300余亩。交通便利,有近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与主干道李仓路相连接。群众收入以农副业和庭院养殖业为主,部分农户种植瓜果、中药材等,人均纯收入3400余元。该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和谐,2005年荣获县级文明村称号。并且紧临万山湖,有着丰富的荒山资源和水资源优势,现有“水上人家……。 |
因地势平坦,所处位置在下坪上方,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鲁西乡及伊鲁嵩县二区。1949年属鲁山县栎柞坪乡。1956年属鲁山县二郎庙乡。1958年属鲁山县赵村公社。1961年更名为上坪大队,属鲁山县二郎庙公社。1983年更名为上坪村民委员会,属鲁山县二郎庙乡。2000年属鲁山县尧山镇。上坪村……。 |
因村委会位于段村(曾名段子铺)而得名。最早是段姓人家在此建房居住,的东头设有店铺,故名段子铺,后演变为段村。1958年建立陵头公社段村大队。1981年更名段子铺大队,属陵头公社。1984年改段子铺村民委员会,属陵头乡。2011年属陵头镇。段子铺村……。 |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紧靠蓝河渡口建村,故名李渡口。清代属花梨保。1929年属北区。1934年属三区(冢头)。1947年属冢头镇。1948年属五区(冢头)。1958年属冢头人民公社,置李渡口大队。1961年属冢头区。1965年属冢头人民公社。1984年属冢头乡,设李渡口村民委员会。1989年冢头乡撤乡建镇,属冢头镇,袭设李渡口村民委员会。李渡口村……。 |
高家台村位于石板岩镇南部与山西平顺县井底村交界处,距石板岩镇9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120户438人口.贫困户10户15人.全村共山坡面积5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250亩,耕地面积99.78亩.高家台村近年来在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以紧紧围绕旅游发展的情况下,共有农家乐40余家,全年接待游客30000余人.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00元,集体收入得……。 |
漏子头全村总人口530口人,总面积7000亩。其中土地面积380亩。漏子头包括15个自然村,如东嘴、上庵、对臼凹、小闯头、黑山背、龙脖等。山妹纯朴可爱,青山绿水豪迈。一些现成的自然、地貌、植被都被贯以响亮的名称。如:下山虎、龟驮背、两仙下棋、七节风、石门沟、百鸟朝凤、石象把门等,表达着特有的风俗、风情、故事、传统。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首批传统村落后。它坐处在“太行平湖”西侧,雄踞海拔1300公尺……。 |
从前,早年裴姓居多,故称裴村。裴村有二,此村居西,沿称“西裴村”。据《嘉靖彰德府志》卷八第二十五页村名记载,宋时称“裴村”。1949年后建立西裴村。1958年成立西裴村生产大队,属白璧公社。1983年建立西裴村村民委员会,属白璧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白璧镇。2012年随白璧镇划归安阳新区。2013年安阳新区更名,属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白璧镇。2016年仍归安阳县至今。西裴村……。 |
鲍庄村地处黄洞乡北部,辖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31人,耕地面积共604亩,其中水浇地150亩,荒山面积6000亩。全村总人口190户611人,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4年脱贫摘帽。头雁回归第一书记冯增智,鹤壁市农业农村局宋长山同志任鲍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洞乡副主任科员程光亮同志任鲍庄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驻村帮扶单位淇县自然资源局。以传统农业为主,畜……。 |
原名两头泉,因村东、村西各有一泉,后演变为凉水泉。1958年建凉水泉大队,属庙口公社。1964年属黄洞公社。1977年属桥盟公社。1983年设凉水泉村民委员会,属桥盟乡。2010年属灵山街道,沿用至今。 1、简介凉水泉村位于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地域面积0.42平方公里,辖1个自然村、2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46户,总人口93人,党员9人,村两委干部4人。2、联系方式:1393……。 |
一、地理位置张家沟村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总面积7500余亩,其中耕地450亩,荒山面积7000余亩,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二、人口分布张家沟村共有自然村3个。分别为:张家沟、老王岩、庵子沟85户,总人口2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4户133人。2020年底全部脱贫。全村共有中共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4人。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内有文化广场、文化舞台、文化书屋。全村农村电网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