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我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我局开展了2022年嵩明县“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工作,经村(社区)申自愿报、镇(街道)审核推荐、县级遴选择优等程序,拟认定嵩阳街道木作社区等16个村(社区)为嵩明县县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
1950年-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复兴乡、杨桥乡、永胜乡(杨桥、木作)。1958年10月成立木作管理区。1961年8月改为木作大队,下辖6个生产队,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与白鹤、甸心大队合设木作(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8月撤销小公社,复名。1984年改为木作乡,属倚伴区。1988年改为木作办事处。2001年改为木作村民委员会。2008年9月改为木作社区,辖下木作、上木作、……。 |
1950-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边泉乡(上禾、河边村一带)、上墩乡。1958年10月成立回辉管理区。1961年8月改称回辉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1963年2月与伍村大队合设伍村(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7月复名回辉生产大队。1984年4月成立回辉回族乡,属倚伴区。1988年1月成立回辉办事处。2001年1月办改为回辉村委会。2008年10月改为回辉社区居委会,属嵩阳镇。2011……。 |
1961年前属寻甸县羊街人民公社。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成立大营生产大队,属新龙公社。1963年1月,与龙院大队合设龙院(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5月改称永新大队,属新春邑公社。1972年2月龙院、大营分设大队,属嵩阳公社。1984年4月建立大营回族乡,属倚伴区。1988年1月改设大营办事处。2001年1月改为大营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2013年4月改为大营社区,属嵩阳街道。大营社区……。 |
1961年前接界,新春邑、龙院、大营、尖山、普渡六个自然村,隶属寻甸羊街公社领导。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管辖,合设新龙公社,为全县15个公社之一,下设龙院、大营、普渡(上游)、尖山、新春邑5个大队。1963年1月成立龙院人民(小)公社、下辖龙院、大营两个自然村,属杨桥区。1966年5月改为永新大队,属新春邑公社。1972年2月,龙院、大营分设大队,龙院大队下辖龙院、马家松园两个自然村。1984……。 |
“普渡”是彝语,意为渡口旁边有庙的地方,故名。1961年前属寻甸县羊街公社。1962年12月划归嵩明县杨桥区新龙公社。1963年1月改设(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7月改设上游大队,属新春邑公社。1971年隶属嵩阳公社。1984年4月改设普渡乡,属倚伴区。1987年12月撤乡改称普渡办事处。2000年12月改为普渡村委会,隶属嵩阳镇。2013年4月改为普渡社区,属嵩阳街道。普渡社区……。 |
大庄,原属寻甸县,1967年3月划归嵩明县,设前卫大队,由新春邑公社管辖。1972年1月撤销新春邑公社,由嵩阳公社管辖。1984年4月,改设大庄乡,属倚伴区。1988年1月,改设大庄办事处。2001年1月改为大庄村民委员会,属嵩阳镇。2013年6月改为大庄社区,属嵩阳街道。大庄社区……。 |
1950-1957年,先后隶属杨桥区凤鸣乡、大村子乡(金碧乡)、布能乡。1958年10月成立西山管理区,属杨桥区。1961年8月改为西山大队,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1963年6月改设西山(小)公社。1966年5月撤销(小)公社建立西山大队。1984年3月撤销大队,成立西山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成立西山办事处。2000年改为西山村民委员会,属杨桥乡。2009年8月杨桥乡并入嵩阳镇,称嵩阳镇西……。 |
1950年7月建立杨桥区秀水乡,1951年5月改称龙街乡。1953年与王四坝合设爱国乡。1955年11月设龙街乡。1958年10月建立龙街、河北所两个管理区。1961年7月改称生产大队,属嵩阳(红旗)人民公社。1963年3月撤大队,合设龙街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6月改设星火生产大队。1973年4月复名龙街大队,属杨桥公社。1984年4月改设龙街乡,属杨桥区。1987年12月改设龙街办事处。20……。 |
1950年属邵甸区东鱼乡。1951年5月成立大坡乡。1958年10月成立大坡管理区。1961年8月改称生产大队,属白邑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与黑营盘大队合设大坡(小)公社,属白邑区。1966年8月撤销大坡公社,大坡、黑营盘两个大队划属杨桥公社。1984年1月成立大坡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改设大坡办事处。2000年12月改设大坡村民委员会,属杨桥乡。2009年9月随乡并入嵩阳镇。2013年4……。 |
“布能”为彝语音译汉,意为烧炭的地方;现驻地布能下村。1950-1957年,属杨桥区凤鸣乡、前进乡(布能、大庄即今上禾一带)。1958年4月建立布能乡,辖布能、大庄(今上禾)、大弥良、大村子4个管理区。1961年8月改设生产大队,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1963年1月,成立布能(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6月复名布能大队。1984年4月改设布能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撤销布能乡政府,改称布……。 |
1950年属凤鸣乡,1951年5月成立矣铎乡,辖境包括今矣铎、月家社区所辖村落。1958年10月,改设矣铎管理区。1961年8月,撤销矣铎管理区,分设上矣铎、下矣铎、月家三个生产大队,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上矣铎、下矣铎两个大队合并成立矣铎(小)人民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5月,撤销小公社,成立矣铎大队,属杨桥公社。1984年4月,改设矣铎乡,属杨桥区。1987年12月成立矣铎……。 |
居委会驻地为下房子村,因明朝时黑彝族在此驻扎兵营,故名黑营盘。1950年至1957年,先后属杨桥区凤鸣乡、大庄(今上禾)乡、前进乡(大庄、布能一带)及邵甸区大坡乡。1958年10月成立黑营盘管理区。1961年8月改称黑营盘生产大队,属白邑人民公社。1963年1月与大坡大队合设大坡公社,属白邑区。1966年7月,撤销大坡公社,并入杨桥公社,改黑营盘大队为光明大队,辖9个生产队。1984年4月撤销光明……。 |
1950年至1960年先后属杨桥区凤鸣乡(矣铎)、猪街乡、星火乡(猪街、矣铎)、杨桥(万能)人民公社矣铎管理区。1961年8月撤销矣铎管理区成立月家生产大队,属杨桥公社。1963年1月改设月家(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6月复名月家大队。1984年4月改设月家(小)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成立月家办事处。2000年12月改设月家村民委员会,属杨桥乡。2009年8月撤销杨桥乡并入嵩阳镇。20……。 |
1950年,成立大庄行政村,隶属凤鸣乡。1951年7月,成立大庄乡。1967年3月,寻甸县羊街公社大庄大队划归嵩明县新春邑公社,为避重名,遂改杨桥公社所属之大庄大队为上禾大队。1984年4月改设上禾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改称上禾办事处。2001年1月改称上禾村民委员会,属杨桥乡。2009年杨桥乡并入嵩阳镇。2013年4月改为上禾社区,属嵩阳街道。上禾社区……。 |
1950年属杨桥区复兴乡。1951年5月成立太平龙乡。1958年10月成立太平龙管理区,属杨桥(万能)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分设太平龙、桥头村、老习扯三个大队。1963年1月,撤销3个大队合并为太平龙(小)公社,属杨桥区。1966年6月,改为太平龙大队。1984年4月成立太平龙(小)乡,属杨桥区。1988年1月改设太平龙办事处。2000年12月改为太平龙村委会,属杨桥乡。2009年8月,撤销杨……。 |
1950年1月,成立罗良行政村,辖上罗良、下罗良,隶属于杨林区。1951年3月,撤罗良乡并东山乡。1954年3月并入海潮乡。1958年10月,隶属杨林人民公社,成立罗良管理区,下辖上、下罗良、大东山、小东山、鲁官场、小屯。1961年7月,成立罗良生产大队。1963年3月,改为罗良人民公社。1978年10月,恢复设立罗良大队,隶属杨林公社。1984年3月,改为罗良乡,隶属杨林区。1987年12月,改……。 |